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国士的词语解释
国士的意思
拼音:guó shì    注音:ㄍㄨㄛˊ ㄕㄧˋ
使用场景
国士一词常用于赞美和尊重那些在各个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包括政治家、学者、艺术家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群体或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例句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国士,不仅在学问上有造诣,而且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2. 他的品行高尚,才华横溢,被誉为当代的国士。
基本含义
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基本解释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延伸学习
学习国士这个成语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士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和才华的重视。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化资料,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国士,要有公德心,爱护环境。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个国士,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国士,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个有远见的国士。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国士”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国士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古代对士人的尊称和赞美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士人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并被视为道德和学问的楷模。
记忆技巧
记忆国士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国”字和“士”字的形状与其含义联系起来。国字的上半部分像一个房子,表示国家;士字的上半部分像一个人,表示有知识和品德的人士。
词语结构
国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国”表示国家,而“士”表示有知识和品德的人士。
详细解释
国士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在道德和才华方面都非常出众的人。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最初指的是在国家的建设和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士的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代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0)
诗文中出现“国士”的诗词

明妃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

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0)

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士,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證。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自馀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馀者,真实心如是。

(0)

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0)

柏梁诗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

(0)

咏史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

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0)

赠阴梁州诗

副尉西域返,伏波南海还。

坎壈多构难,郁怏少腾迁。

孰云功未立,宁是契不全。

直为逢迎寡,良由听受偏。

若人本高绝,芬馥迈兰荃。

驱车趋折坂,匡坐酌贪泉。

洗帻岂虚唱,席皮良信然。

群醉嫉孤醒,众媸恐独妍。

龙旗翻委郁,鹢轴更回邅。

鹍势终横海,鹏力会冲天。

昔余遇知己,一面深千祀。

纡人重结袜,辱德逾过市。

诗酒悦风云,琴歌赏桃李。

淹留汉水曲,契阔渝川涘。

结绶惟贡公,推名实鲍子。

徒然怀伏剑,终无报国士

高怀不可忘,剑意何能已。

已作金兰契,何言云雨别。

咄嗟改容鬓,俄顷弥年岁。

海曲穷地表,江源渺天际。

云泥已殊路,暄凉讵同节。

柳絮亟如丝,梅花屡成雪。

月落桂阴远,风起萱条结。

鹤舞想低昂,鹍弦梦清切。

闻君戍灵关,瓜时犹未还。

数泛明月沼,频游向日湾。

金碧应仿佛,轮镜几登攀。

复承西归后,将兵出湖口。

经过道路长,往来日月久。

玉体何容歇,金浆故应有。

阳台可燕私,章华堪置酒。

既弹赵人瑟,复击秦人缶。

缶瑟多奇调,秦赵饶姝妙。

得意在双眸,倾城犹一笑。

伯喈恩实早,十杜夭终少。

殁等盛姬伤,存同魏车照。

君子笃久要,宿昔盛宾僚。

依依集鳞羽,眷着共枝条。

一朝限歧路,万里异波潮。

容仪虽眇眇,梦想尚昭昭。

新人不相识,故人讵相忆。

杳杳间山川,迢迢阻音息。

各附青云远,讵假排虚力。

风月接欢宴,酒醴承颜色。

安知慕俦者,潺潺涕沾轼。

仆本不平人,悲愁眉亦嚬。

年来空自老,岁去不知春。

未能全体命,于中欲问津。

五噫如适越,十上似游秦。

肌肤积霜露,旅力倦风尘。

乌裘日日故,白发朝朝新。

人生感意气,相知无富贵。

怀赵实廉颇,思燕唯乐毅。

大选咆咻士,广募嫖姚慰。

映月比刀环,瞻星看剑气。

郢路一迢远,长楸几歔欷。

渤澥水尚宽,崦嵫日犹未。

丈夫志四海,儿女多辞费。

待余济浊河,从君宿清渭。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