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辞官家居。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章和 二年,罢州家居,年渐七十,时可悬舆。” 明 何景明 《平埧城南村》诗之一:“悬舆当何时,可使志愿毕。”
(2).指致仕之年。即七十岁。 唐 张说 《唐故左庶子赡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家无长物,士伏其清,年过悬舆,人伤其夭。”《旧唐书·裴度传》:“ 度 以年及悬舆,不復以出处为意。”参见“ 悬车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身世显赫,受人尊重。
- 详细解释
- 悬舆是由“悬”和“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悬,指悬挂、高悬;舆,指古代的马车。成语悬舆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地位显赫,受到众人的尊敬和景仰。
- 使用场景
- 悬舆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地位尊贵,适用于表扬、赞美有德行、有地位的人。
- 故事起源
- 据说,悬舆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在楚国政治中地位显赫,被尊称为“屈大夫”。然而,由于他不满楚国的政治腐败,被楚王诬陷为叛国罪名,被贬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在屈原被贬之后,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受到了人们的景仰和尊重。后来,人们用“悬舆”来形容屈原的境遇和他的品德,成为了这个成语的由来。
- 词语结构
- 悬舆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悬舆身份使得他在社交场合备受瞩目。2. 这位慈善家以其悬舆的品德和慷慨捐助而受到了广泛赞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悬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高悬挂在天空的华丽马车,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地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悬舆相关的成语,如“悬壶济世”、“舆论”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上的班长是个悬舆,大家都很尊敬他。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向悬舆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中生:他的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真是个悬舆,大家都很佩服他。大学生:悬舆这个词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他的家族背景和高尚的品德让人敬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