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品学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通常用于正面评价。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和学问方面都非常出色,具备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学问。
- 例句
- 1. 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为人诚实守信。2.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品学兼优,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喜爱。
- 基本含义
- 品德高尚,学问深广。
- 基本解释
◎ 品学 pǐnxué
[conduct and learning] 品德和学艺
品学俱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品德和学问的相关内容,了解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的理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品学兼优,大家都很喜欢他。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重品学修养,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 高中生:大学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这是对我品学兼优的肯定。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品学”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关于品学的故事起源较少,但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教育理念中找到相关内容。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学问和品德兼备的人才。因此,品学成为了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品学”拆分为“品”和“学”两个部分记忆。通过将“品”与品质、品德联系起来,将“学”与学问、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品学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品”表示品质、品德,“学”表示学问、知识。
- 详细解释
品行学业。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倚屏美人图》:“有某生者,风流高雅,品学兼优。” 祖慰 节流 《线》:“化学老师因为这学生品学兼优,也很乐意接受这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