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踏荒的词语解释
踏荒的意思
拼音:tà huāng    注音:ㄊㄚˋ ㄏㄨㄤ
使用场景
踏荒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农忙季节前农民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行业或领域中的互助合作。例如,可以用于描述同事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的场景。
例句
1. 农忙季节快到了,农民们纷纷踏荒,互相帮助。2. 同事们在项目紧张的时候,都会踏荒,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基本含义
指农夫在农闲季节或农忙之前,为了利用时间,主动到他人田地里帮助耕种或收割庄稼。
基本解释

(1).实地察看灾情。 明 李东阳 《里河道中即事》诗:“隔岸人招浅,沿村吏踏荒。” 清 李渔 《连鬼骗有故倾家,受人欺无心落局》:“母亲道:‘又不水,又不旱,怎么会荒起来?’要 竺生 领去踏荒, 竺生 不肯。”
(2).踏勘荒地,以便开垦。 锺涛 《北大荒踏查记》:“就像我们这些踏荒的人吧,我们眼里看到的,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哪片地可以开,哪片地现在还开不出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农田、农耕有关的成语,如“耕耘”、“播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说要踏荒,我也去帮忙种地。2. 初中生:农忙季节到了,我们要踏荒助农。3. 高中生:在农忙季节,农民们互相踏荒,共同完成农田的耕作。4. 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我和志愿者们一起踏荒,为农民劳作。
故事起源
踏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在农忙季节之前,农民之间常常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农田的耕作。这种互助合作的精神被形象地概括为“踏荒”。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踏入荒地”,表示农民们亲自下地劳作的决心和行动力。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踏荒是一个形象地描述了农夫利用空闲时间,帮助他人耕作的行为。这个成语中的“踏”指的是脚踩,表示农夫亲自下地劳作的决心和行动力;“荒”指的是农田,代表着农忙季节的到来。踏荒的行为体现了农夫互助合作、共同劳作的精神。
(0)
诗文中出现“踏荒”的诗词

詶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

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

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

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

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

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0)

送张革从道谒千乘县田秘丞京

张生何人者,琅玕满怀抱。

三十命未兴,家贫亲且老。

出门无所适,独守西山操。

饥寒屡侵凌,仁义自充饱。

手里璆琳枝,不换径寸草。

足底麒麟文,不踏荒榛道。

十月客路寒,霜风鸣浩浩。

张生气愈壮,劲发上冲帽。

松筠冻不折,枝叶转青好。

雪深徒三尺,麟麒不受淖。

东方有贤者,开厩纳騕袅。

临风试一鸣,应免编牛皂。

(0)

修外海赤坭岭墓作

赤坭冈头封马鬣,生荆死竹无日月。

晚生曾孙贱又劣,仰首苍天泪流血。

载锄入山日已决,北风吹我篙橹折。

悲鸣中夜声呜咽,晓踏荒山马蹄热。

开榛伐树功务捷,指挥群仆口喋喋。

须臾豁见天然穴,高下山川甚蟠结。

西南诸峰青不绝,东北漫漫海波贴。

向来浅土悲灭裂,再握又恐灵气泄。

复以玄石置墓碣,永云云来千万劫。

人生贵贱那可必,下山复作儿女别。

(0)

辕门晓望

曙色满军麾,辕门纵目时。

星河收鼓角,城郭露旌旗。

踏荒园井,牛冲野庙碑。

涂阳新入贡,白霫旧名夷。

有勇思三捷,无谋效六奇。

前瞻辽水外,烽火杂烟炊。

(0)

正月晦日作·其四

我生始一岁,祖母躬鞠之。

手自调饮食,卧起无暂离。

纤悉到衣履,拮据念载奇。

诸孙亦已多,我独育如儿。

八旬奄在迩,危疾势莫支。

惊闻驰一骑,暮踏荒山陲。

欲一视晨昏,扬鞭指燕逵。

三至市有虎,流言周公疑。

白云不可见,南望徒涟洏。

(0)

题严力庵画西溪探梅图

郡城西去三十里,万树梅花一溪水。

日出烟销不见人,人家隐约梅花里。

东风几日吹林薄,茅舍板桥春漠漠。

娟如静女倚修竹,瘦若癯仙卧寒壑。

陂塘寂寂花愔愔,清溪仿佛桃源深。

了无尘埃污履迹,时有雁鸭惊挐音。

天怜此境太幽绝,特倩我曹为搜抉。

载酒晨冲古渡烟,寻诗暝踏荒林雪。

轻舟荡晴花正开,入花渐深迷路回。

月明疏影掠篷过,风起暗香随棹来。

十年无复经河渚,回首同游半今古。

重看水墨意茫然,始觉严兄用心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