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时大臣上书封事草定奏稿,成辄销毁,以示慎密。《汉书·孔光传》:“时有所言,輒削草稾,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大臣大罪也。”《东观汉记·陈宠传》:“性纯淑,周密慎重,时有表荐,輒自手书削草,人莫得知。”《晋书·陈元达载记》:“在位忠謇,屡进讜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而知也。”《梁书·刘琎传》:“ 文惠太子 召 璡 入侍东宫,每上事輒削草。”
(2).除草。 明 徐元 《八义记·伪报岸贾》:“拿住孤儿只一刀,这回削草不留毛。” 清 陈维崧 《满江红·忆旧游王》词:“往事铲来如削草,新愁製就同煎术。”
- 基本含义
- 削草指的是消除隐患、除去害处、铲除恶势力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削草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割草,但在引申义中,它表示铲除隐患、清除害处、消除恶势力。这个成语强调了解决问题时要彻底、迅速、彻底铲除恶势力或危害,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 使用场景
- 削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或处理困难的过程,特别是指需要果断、坚决、迅速采取行动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政府对待社会犯罪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对待自身的隐患或危险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削草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村庄,村民们发现村子里的一块草地上长满了荆棘和杂草,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活和安全。村民们商量后决定割草,但由于草地太大,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最后,一个叫做李青的村民提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使用火烧掉草地上的杂草和荆棘。村民们照办后,火焰迅速蔓延,将草地上的杂草全部烧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我们应该采取果断的行动,迅速解决问题,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 词语结构
- 削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削”是动词,意为割除、除去;“草”是名词,意为草地、草坪。
- 例句
- 1. 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警方决定削草恶势力。2. 这个项目存在很多隐患,我们必须迅速削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3. 领导坚决削草,将那些不良影响从根源上铲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削草”这个成语与火焰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用火焰烧毁草地上的杂草和荆棘,以削除隐患和危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削草”相关的成语,如“除恶务尽”、“除害兴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削草一样果断处理问题,不要拖拖拉拉。2. 初中生:面对学校中的暴力行为,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削草,维护校园的安全和和谐。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削草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削草除害,清除隐患,确保企业的发展和稳定。5. 成年人:在面对家庭中的问题时,我们要像削草一样果断解决,以确保家庭的和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