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物受到限制,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受到牵制、束缚或压力较大的状态。
- 例句
- 1. 他的行动受到了曳落河,无法自由决定。2.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曳落河的情况,需要学会应对。
- 基本含义
- 形容物体被拉扯得很长,不能自由活动。
- 基本解释
[突厥语elaha]壮士,健儿。《新唐书·房琯传》:“ 琯 雅自负,以天下为己任,然用兵本非所长。其佐 李揖 、 刘秩 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 琯 每诧曰:‘彼曳落河虽多,能当我 刘秩 乎?’”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四:“盗喜逋逃藪,兵夸曳落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安禄山 ﹞收养 同罗 ( 铁勒 的一部)、 奚 、 契丹 等部的降人八千馀,称为曳落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曳落河相关的成语,如曳泥涂、曳裾王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被妈妈曳落河了,不让我出去玩。2. 初中生:考试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很多作业,感觉自己被曳落河了。3. 高中生:高考的压力让我感觉像是被曳落河一样,无法自由发展。4. 大学生:实习期间,我受到了严格的管理,感觉自己被曳落河了。
- 故事起源
- 曳落河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荀卿在家中训斥儿子,儿子不敢反驳,只能任由父亲的责骂。后来,荀卿的儿子成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他说:“当初我像曳落河一样,被父亲责骂,但最终受益匪浅。”从此,曳落河成为了形容受到责骂或限制却能从中受益的比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河流,河水流动自由,但突然被拉扯得很长,无法自由流动,就像是曳落河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曳意为拉扯,落意为被拉扯得很长,河则是指水流。曳落河形容物体被拉扯得很长,不能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