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饱参的词语解释
饱参的意思
拼音:bǎo cān    注音:ㄅㄠˇ ㄘㄢ
使用场景
饱参常用于形容人的知识广博,能够涉猎多个领域,具备全面的学术素养。可以用来夸奖某个人在学术或知识方面的造诣。
例句
1. 他在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很饱参。2. 这位教授饱参的知识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基本含义
形容人学问渊博,知识丰富。
基本解释

谓充分领略事理。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四:“ 明州 和庵主 ,从 南岳 辨禪师 游,丛林以为饱参。”《增修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 宋 无名氏 《雪浪斋日记》:“为诗当饱参,然后臭味乃同,虽为大宗匠者亦然。”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扩展自己的学识面。可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古代哲学思想,或者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饱参的人!2. 初中生:我希望通过广泛阅读,变得饱参起来。3. 高中生:他在科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都很饱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成为一个饱参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饱参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在古代,饱参常用来形容那些读书人的学问渊博,他们参与过多种学问的学习,因此被称为“饱参”。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饭桌旁边,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他正在研究和学习不同的学科,他的知识非常丰富,就像是吃饱了一样。
词语结构
饱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饱参是由“饱”和“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饱”表示充分、丰富,“参”表示参加、参与。饱参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广博,知识丰富,参与过多种学问或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0)
诗文中出现“饱参”的诗词

浣溪沙·其五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

恰如春入浣花村。

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

主人席次两眉轩。

(0)

清平乐·其二木樨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冷澹仙人偏得道。

买定西风一笑。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

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0)

赵北口即景·其一

红桥长短接溪川,溪上人家不治田。

半笠沧波三月雨,一堤杨柳两湖烟。

孳将鹅鸭无官税,捕得鱼虾足酒钱。

今日饱参渔者乐,鸣榔春水绿浮船。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二五

发皑皑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

杖拂老伴,丛林饱参。万全非一有,二破却成三。

门门虚而正受,物物各自禅谈。

春亭不要閒狼藉,华乌而今罢了衔。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二

非思量处,无住而住。离名象时,不为而为。

香象定中渡,寒蟾照复移。

世间了了虚空相,人事丛丛混沌眉。

饱参底句如何举,饭罢摩挲篾肚皮。

(0)

贺新凉.壬申季夏客居邛廨,蕉窗送雨,烦襟洒然,张紫帆枉存,同赋此解

身世如薸寄。被炎风、吹来此住,饱参凉意。

一桁虾须钩上未,人坐午阴疏际。

细检点、兰煤檀粹。

借取金貌薰最好,袅烟痕、篆作回文字。

蓦一阵,妙香递。潇潇夜雨声悽戾。

倚胡床、睡魔未隐,容心先碎。

海样深愁都搅起,赢得泛澜清泪。

只羡煞、买山引退。

筑个团瓢画可读,却此生长在清凉地。

胜今日,情憔悴。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