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不公正或不正当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对善行进行攻击或诋毁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出于嫉妒或恶意而诋毁他人善行的人,或者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轻易贬低他人的善意和善行。
- 例句
- 1. 他总是伐善,对别人的好事总是抱有怀疑和贬低的态度。2. 不应该伐善,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那些做善事的人。
- 基本含义
- 批评好人善事,贬低善行。
- 基本解释
夸耀自己的长处。《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 朱熹 集注:“伐,夸也。善,谓有能。”《汉书·丙吉传》:“ 吉 为人深厚,不伐善。” 宋 王禹偁 《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位极人臣,荣兼将相,勿期骄而伐善。”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道德、善行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评价的成语,如“以邻为壑”、“落井下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总是伐善,经常嘲笑别人的好成绩。2. 初中生:我们应该尊重和赞赏别人的善行,而不是伐善。3. 高中生:有些人伐善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看到别人成功就嫉妒。以上是关于“伐善”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德充符》。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去拜访庄子,希望能够得到庄子的赞赏和认同。庄子却以“伐善”来回应他,表达了对批评好人善事的不认同和不赞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伐善”这个成语与负面的批评行为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用斧头砍向善良的人或者善行,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伐善是由“伐”和“善”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伐”指的是批评、攻击,“善”指的是好人善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批评好人善行的行为。它表示不认同和不赞赏好人的行为,以及对善行进行贬低和诋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