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管乐器。籁,三孔;籥,六孔。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且口之激气为声,何异籟籥纳气而鸣耶!”
- 基本含义
- 美妙的音乐声音。
- 详细解释
- 籁籥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美妙动人。这个成语源于《诗经·小雅·谷风》中的一句诗:“籁籥丰熙,鸾鸣翰音。”其中的“籁籥”指的是鸾鸟和鸿雁的叫声,引申为美妙的音乐声音。
- 使用场景
- 籁籥可以用来形容音乐声音优美动听,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美妙的声音,比如自然界的鸟鸣、风声等。在表达对音乐的赞美或欣赏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小雅》是其中的一部分,记录了古代的音乐和舞蹈。在这部诗集中,籁籥一词被用来形容美妙的音乐声音,成为了后来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籁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场音乐会上的乐曲真是籁籥动人,让人陶醉其中。2. 他的琴声如同天籁之音,每次演奏都能让人沉醉其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在一片美丽的山谷中,鸟儿欢快地歌唱,风儿轻轻吹拂,形成了美妙的音乐声音,这就是籁籥。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和古代乐器,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成语和俗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喜欢听妈妈弹钢琴,她的琴声真是籁籥动听。2. 小学生:我在音乐课上学会了吹笛子,希望有一天能演奏出籁籥的音乐。3. 初中生:这首曲子的旋律很美妙,真是一首籁籥之作。4. 高中生:音乐会上的演奏家们用乐器演奏出了一曲曲籁籥动人的乐章。5. 大学生:我喜欢听古典音乐,那些古老而美妙的曲子总是能带给我一种籁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