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缄封一词常用于形容封存文件、秘密、消息等,表示不对外公开,保密性极高。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感、记忆或感受被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分享。
- 例句
- 1. 这份文件被缄封了,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打开。2. 她的过去一直被缄封在内心深处,没有人知道她的故事。3. 我们需要缄封这个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 基本含义
- 指封存、封闭、不让外人知道或干预。
- 基本解释
(1).封闭;封口。《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上官桀 谋反时, 广汉 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满一篋缄封。”《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賚,皆缄封不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黄六媖 ﹞乃将白金百两,新衣数套,亲笔作书,缄封停当,差老家人 王安 賚去,迎接丈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追写真》:“生乃开户,引视之,灯烛荧然,丹青纵横,笔落地上,而纸仍缄封未启。”
(2).指书信。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宋 苏轼 《谢孙舍人启》:“不遗衰朽,过辱缄封,永敦为好之怀,深负难酬之作。”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缄封”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密封”、“封存”等,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缄封了考试的答案,我们不能提前知道。2. 初中生:这本日记被我缄封起来,只有我自己能看到。3. 高中生:他缄封了自己的过去,不愿与他人分享。4. 大学生:政府缄封了这个消息,不让人们知道真相。5. 成年人:我决定将这段回忆缄封起来,不再想起。
- 故事起源
- 关于缄封的故事并不明确,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书封存的方式。在古代,重要的文书通常需要保密,以防止被他人窃取或篡改。因此,人们采用缄封的方式将这些文书封存起来,以确保其安全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缄封”:将“缄封”拆解成“缄”和“封”两个字,分别记忆它们的发音和意思。同时,想象一封信被用丝绸包裹起来,并用蜡封口,以示保密。这样,你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词语结构
- 缄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
- 详细解释
- 缄封一词源自古代的文书处理方式,当时人们将重要的文书用丝绸或皮革包裹起来,再用蜡封口,以示密封。因此,缄封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封闭、保密、不让外人知道或干预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