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勤奋工作的状态,也可以用来鼓励自己或他人保持早起早睡的好习惯。
- 例句
- 1. 他每天都像晨钟暮鼓一样,按时起床工作,按时休息。2. 他的勤奋工作精神就像晨钟暮鼓,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 基本含义
- 指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比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容人勤奋工作的精神状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钟鼓文化,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勤奋工作相关的成语,如“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晨钟暮鼓一样,每天早起学习。2. 初中生:他的学习态度就像晨钟暮鼓,非常认真。3. 高中生:考试临近了,我要保持晨钟暮鼓的状态,努力复习。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像晨钟暮鼓一样,充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 故事起源
- 晨钟暮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南齐书·袁宏传》中。据说袁宏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每天早起敲钟学习,晚上敲鼓休息。这种勤奋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早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来记忆晨钟暮鼓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勤奋工作的形象与晨钟暮鼓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晨钟暮鼓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上是“名词 + 名词”的结构。
- 词语解释
- chén zhōng mù gǔ ㄔㄣˊ ㄓㄨㄙ ㄇㄨˋ ㄍㄨˇ
晨钟暮鼓(晨鐘暮鼓)
(1).语本 唐 李咸用 《山中》诗:“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掛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因以“晨鐘暮鼓”谓时日推移。 宋 陆游 《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无休时。”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宋荔裳廉使女》:“《敬业堂诗集》《中山尼》七古一篇,为 荔裳女 而作云:‘……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2).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玉红册》:“三復此编,可当晨鐘暮鼓,唤醒众生。”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监生》:“狐之现身説法,不啻晨鐘暮鼓。”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