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句偈的词语解释
句偈的意思
拼音:jù jì    注音:ㄐㄨˋ ㄐㄧˋ
基本解释

佛经唱词的句子。《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虽精理莹心,止於句偈。”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的构思巧妙,表达精练,富有文采。
详细解释
句偈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句”指的是文章或言辞的句子,而“偈”则是指佛经中的短文。句偈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构思巧妙,表达精练,富有文采。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诗文或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使用场景
句偈常用于文学评论、写作指导和文学教育中。它可以用来赞美一篇文章或诗歌的优美表达,也可以用来指导写作时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
故事起源
句偈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昭明文选·文心雕龙论》中。韩愈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文学创作的要素和技巧,并使用了句偈这个词语来形容优秀的文章和诗歌。
词语结构
句偈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句”是名词,指文章或言辞的句子;“偈”是名词,指佛经中的短文。
例句
1. 这篇小说的句偈非常出色,语言优美,引人入胜。2. 他的诗歌充满了句偈之美,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句偈”联想为一篇精心构思的文章,其中的句子如同佛经中的短文一样,表达精练、富有文采。你可以用心体会这个成语的含义,然后尝试运用在写作或评论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句偈的学习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韩愈的《文心雕龙论》了解更多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被老师称赞为句偈,我很开心。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诗歌写得很有句偈之美,我要继续努力写作。3. 高中生:我读了一篇古文,感受到了其中的句偈之美,这让我更加热爱文学。4. 大学生:在文学课上,我们讨论了一些句偈的例子,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0)
诗文中出现“句偈”的诗词

送深法师游南岳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0)

晚起

起晚怜春暖,归迟爱月明。

放慵长饱睡,闻健且闲行。

北阙停朝簿,西方入社名。

唯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

(0)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

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

挥毫散林鹊,研墨警池鱼。

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

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

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

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

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

(0)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已来出处之意

谏诤知无补,迁移分所当。

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沈吟辞北阙,诱引向西方。

便住双林寺,仍开一草堂。

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禅床。

手版支为枕,头巾阁在墙。

先生乌几舄,居士白衣裳。

竟岁何曾闷,终身不拟忙。

灭除残梦想,换尽旧心肠。

世界多烦恼,形神久损伤。

正从风鼓浪,转作日销霜。

吾道寻知止,君恩偶未忘。

忽蒙颁凤诏,兼谢剖鱼章。

莲静方依水,葵枯重仰阳。

三车犹夕会,五马已晨装。

去似寻前世,来如别故乡。

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渐望庐山远,弥愁峡路长。

香炉峰隐隐,巴字水茫茫。

瓢挂留庭树,经收在屋梁。

春抛红药圃,夏忆白莲塘。

唯拟捐尘事,将何荅宠光。

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

南国秋犹热,西斋夜暂凉。

闲吟四句偈,静对一炉香。

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场。

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

为报山中侣,凭看竹下房。

会应归去在,松菊莫教荒。

(0)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八

何处深春好,春深老宿家。

小栏围蕙草,高架引藤花。

四字香书印,三乘壁画车。

迟回听句偈,双树晚阴斜。

(0)

任大卿出龙眠度水罗汉

故家寻钓鳌,遗俗问佛世。

喜逢十六人,不闻四句偈

风姿如隐槃,服御乃古制。

开卷发遐想,瞪目得熟睨。

绝溪将安之,深厉浅则揭。

岸登植瘦策,石踞整坏毳。

预流逮无学,劝进惮劳勚。

岿然望等妙,迢递苦跋疐。

悠悠马不前,亹亹驾辄税。

弗悟燕安毒,遂失远大计。

双林受遗托,久视不得逝。

岂知古龙象,所向必超诣。

弗践极则处,弗到弗小憩。

朅来吊形影,相与话情契。

丁宁勇著鞭,同振木方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