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灭族的词语解释
灭族的意思
拼音:miè zú    注音:ㄇㄧㄝ ˋ ㄗㄨˊ
基本解释

◎ 灭族 mièzú
[ extermination of an entire family] 一人犯罪,诛灭全族
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三国演义》

英文翻译

1.extermination of an entire family

详细解释

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东观汉记·邳彤传》:“ 信都王 捕繫 彤 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 彤 曰:‘降者封爵,不降者灭族。’”《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藏隐一餐停一宿,灭族诛家斩六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景泰间逆党》:“ 鑑 伏罪伏诛,遂灭族。”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在学校里,不是还唾骂敌人的儿子,使他非逃回家去不可么?这和古代暴君的灭族的意见,有什么区分!”

基本含义
灭族指的是消灭一个族群或家族。
使用场景
灭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战争、灾难或其他情况下,一个族群或家族被完全消灭的场景。
故事起源
灭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在古代战争中,有时一个族群或家族会被敌对势力完全消灭,这种情况被形象地称为灭族。
词语结构
灭族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灭”和“族”。
例句
1. 这场战争导致了一个无辜的族群的灭族。2. 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灭族的惨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灭族这个成语与消灭一个族群或家族的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了解一些灭族的历史事件和相关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一些古代的灭族事件。2. 初中生:战争中,有时一个族群会遭受灭族的命运。3. 高中生:灭族这个词语让我想起了一些历史上的悲惨事件。4. 大学生:灭族是一个形容极其残酷的词语,它代表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黑暗时刻。
(0)
诗文中出现“灭族”的诗词

晋鼙舞歌五首·其五明君篇

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

顾望有谴罚,竭忠身必荣。

兰茝出荒野,万里升紫庭。

茨草秽堂阶,扫截不得生。

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

恭己慎有为,有为无不成。

暗君不自信,群下执异端。

正直罹浸润,奸臣夺其权。

虽欲尽忠诚,结舌不敢言。

结舌亦何惮,尽忠为身患。

清流岂不洁,飞尘浊其源。

歧路令不迷,未远胜不还。

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顾身。

邪正不并存,譬若胡与秦。

胡秦有合时,邪正各异津。

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

群目统在纲,众星拱北辰。

设令遭暗主,斥退为凡民。

虽薄共时用,白茅犹可珍。

冰霜昼夜结,兰桂摧为薪。

邪臣多端变,用心何委曲。

便僻顺情指,动随君所欲。

偷安乐目前,不问清与浊。

积伪冈时主,养交以持禄。

言行恒相违,难餍其溪谷。

昧死射乾没,觉露则灭族

(0)

还丹口诀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

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

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

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

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

颜如玉,貌如霜,枣叶雄朱修修毕。

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非济凡间饥冻疾,不如学道急须出。

水煮冥冥白虎身,兽炉上下两莫测。

大象不游于兔穴,大悟不拘于小节,迷者心差皆总失。

非传下界盲瞽人,灭族亡身不可出。

六歌六歌,尔翱已去往蓬莱,白日霞仙,今古密鹤。

叫前程,洞庭湖,礼我圣祖为留术。

去无声,甘如蜜,一七二七七万毕。

开炉忽见火一团,光彩炎炎赫赫奕。

虽济凡间饥冻疾,不如访道栖金室。

(0)

委鬼谣

赤刘之亡亡于十常侍,武蕃冤抑青蛇至。

党人六百同日诛,何怪黄巾满天地。

吁嗟委鬼乱阙廷,磔尸灭族刑犹轻。

寄声杨左六君子,尧阶从此生华苹。

(0)

送蜀客

都市今重到,文园更倦游。

依依返穷峡,得得上归舟。

往事深能忆,沈痾久合瘳。

行经古祠庙,应酹旧山丘。

梁甫遗馨在,降笺杀气浮。

白衣犹肯出,黄里不包羞。

一听巴人曲,多贻汉玺忧。

花蒙尘漠漠,苑抱水悠悠。

蠢尔狂童辈,俱为灭族囚。

坤维元自正,栈阁未应修。

管乐谁能并,卿云亦可俦。

时哉著梼杌,聊以畔牢愁。

硉矹重开险,销沉万垒秋。

堂留石室画,歌尚竹枝讴。

寒蚻催逋客,啼鹃识故侯。

屈沱尝角黍,岷岭看牵牛。

从此多谈宴,逢谁共劝酬。

近前持砚削,成列抱箜篌。

近岁安枢相,宣威在益州。

君归如访谒,朝论必咨诹。

列圣方垂统,群公亦好脩。

焚烧已郿坞,诛殛到欢兜。

虎豹参差束,魑魖次第投。

衣冠通海峤,干羽格蛮陬。

江寇何劳服,淮田亦粗收。

旌旃仍使传,炮烙任兜鍪。

玄象摧天狗,昌陵控玉虬。

嗟嗟几上肉,断断幄中筹。

贡锦资藩辅,缄辞告帝谋。

声名与勋烈,应逐汉江流。

(0)

田州

创见文身地,田州富土疆。

鱼盐商舶远,刀箭骑兵长。

灭族渠容巳,生心自速亡。

愚民你何事,投甲好耕□。

(0)

悲人道

悲人道兮悲人道之实难。哀人道之多险。

伤人道之寡安。懿华宗之冠胄。固清流而远源。

树文德于庭户。立操学于衡门。应积善之馀祐。

当履福之所延。何小子之凶放。实招祸而作愆。

值革变之大运。遭一顾于圣皇。参谋猷于创物。

赞帝制于宏纲。出治戎于禁卫。入关言于帷房。

分河山之圭组。继文武之龟章。禀顾命于西殿。

受遗寄于御床。伊懦劣其无节。实怀此而不忘。

荷隆遇于先主。欲报之于后王。忧托付之无效。

惧愧言于存亡。谓继体其嗣业。能增辉于前光。

居遏密之未几。越礼度而湎荒。普天壤而殒气。

必社稷之沦丧。矧吾侪之体国。实启处而匪遑。

藉亿兆之一志。固昏极而明彰。谅主尊而民晏。

信卜祚之无疆。国既危而重构。家已衰而载昌。

获扶颠而休否。冀世道之方康。朝褒功以疏爵。

只命服于西蕃。奏箫管之嘈囋。拥朱旄之赫煌。

临八方以作镇。响文武之桓桓。厉薄弱以为政。

实忘食于日旰。岂申甫之敢慕。庶惟宋之屏翰。

甫逾历其三稔。实周回其未再。岂有虑于内□。

□□□其云裁。痛夹辅之二宰。并加辟而靡贷。

哀弱息之从祸。悲发中而心痗。伊荆汉之良彦。

逮文武之子民。见忠贞而弗亮。睹理屈而莫申。

皆义概而同愤。咸荷戈而竞臻。浮舳舻之奕奕。

陈车骑之辚辚。观人和与师整。谓兹兵其谁陈。

庶亡魂之雪怨。反泾渭于彝化。齐轻舟于江曲。

殄锐敌其皆湮。勒陆徒于白水。寇无反于只轮。

气扔捷而益壮。威既肃而弥振。嗟时哉之不与。

迕风雨以逾旬。我谋战而不克。彼继奔其蹑尘。

乏智勇之奇正。忽孟明而是遵。苟成败其有数。

岂怨天而尤人。恨矢石之未竭。遂摧师而覆陈。

诚得丧之所遭。固当之其无吝。痛而怀之弱子。

横遭罹之殃衅。智未穷而事倾。力未极而莫振。

誓同尽于锋镝。我怯劣而愆信。悯弟侄之何辜。

实五咎之所婴。谓九夷之可处。思致免以全生。

嗟性命之难遂。乃窘绁于边亭。亦何忤于天地。

备艰危而是丁。我闻之于昔诰。功弥高而身䠞。

霍芒刺而幸免。卒倾宗而灭族。周叹贵于岳吏。

终下审而靡鞠。虽明德之大贤。亦不免于残戮。

怀今惮而忍人。忘向惠而莫复。绩无赏而震主。

将何方以自牧。非砏石之图照。孰违祸以取福。

箸殷鉴认自古。岂独叹于季叔。能安亲而扬名。

谅见称于先哲。保归全而终孝。伤在余而皆缺。

辱历世之平素。忽盛满而倾灭。惟烝尝与洒埽。

痛一朝而永绝。问其谁而为之。实孤人之险戾。

罪有逾于丘山。虽百死其何雪。羁角偃兮衡闾。

亲朋交兮平义。虽履尚兮不一。隆分好兮情寄。

俱惮耕兮从禄。睹世道兮艰诐。规志局兮功名。

每谓之兮为易。今定谥兮阖棺。惭明智兮昔议。

虽待尽兮为耻。嗟原颜兮靡寘。长揖兮数子。

谢尔兮明智。百龄兮浮促。终焉兮斟克。

卧尽兮斧斤。理命兮同得。世安彼兮非此。

岂晓分兮辨惑。御庄生之达言。请承风以为则。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