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超越官阶。《慎子·知忠》:“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
(2). 唐 制,门下省审核吏部、兵部六品以下的官员称过官。 唐 权德舆 《谢权知门下省过官状》:“臣奉恩命,权知门下省过官者,伏以过官至重,事在黄枢,閲郡吏之否臧,布百职於中外。”《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遣吏部尚书 宋璟 於门下过官。” 胡三省 注:“ 唐 制,凡文武职事官六品以下,吏、兵部进拟,必过门下省,量其阶资,校其才用,以审定之;若拟职不当,随其优屈退而量焉,谓之过官。”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出任某个职位后,没有尽职尽责,或者未能胜任工作。
- 详细解释
- 成语“过官”表示官员在担任职位期间,没有恪尽职守,没有尽职尽责,或者未能胜任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者事务无法顺利进行。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官员或者其他担任职位的人没有履行职责,工作不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职位变动频繁,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
- 故事起源
- 成语“过官”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下》中,记载了汉朝时期官员过多、职位变动频繁的情况。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用来批评那些官员职位变动频繁、工作不力的人。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过”和“官”。其中,“过”表示超过、越过的意思,“官”表示担任职位。
- 例句
- 1. 他在担任市长期间,没有解决市民的问题,真是过官了。2. 这位官员只顾自己的私利,完全是过官。3. 他一直在政府机构里过官,没有实际工作经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官员”、“职责”、“工作”等相关的关键词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官员职位变动、官场现象等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不认真讲解,就像是过官一样。2. 初中生:班长没有及时完成布置的任务,真是过官了。3. 高中生:学校领导没有重视学生的问题,完全是过官心态。4. 大学生:这位教授只关心自己的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完全是过官。以上是关于成语“过官”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