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绵山常用于形容山峰连绵不断的地理景观,也可用于比喻事物连续不断、接连不断的状态。此外,绵山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绪连绵不断。
- 例句
- 1. 山脉绵延起伏,形成了一道绵山。2. 这个地区的绵山景色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 基本含义
- 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 基本解释
亦作“緜山”。山名。在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山下有地名 绵上 ,故名 绵山 。相传 春秋 时 晋 介之推 隐此山中,故又称 介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汾水 又南,与 石桐水 合,即 緜水 也。水出 界休县 之 緜山 ,北流逕 石桐寺 ,即 介之推 之祠也。昔 子推 逃 晋文公 之赏而隐于 绵上 之山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山相关的成语,如“高山流水”、“山明水秀”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山水意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见了一座绵山,山峰一个接一个,好像没有尽头一样。2. 初中生:这座城市周围环绕着绵山,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的人生像绵山一样,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不断攀登向前。
- 故事起源
- 绵山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在古代山水诗中,诗人常常借助绵山这一形象来描绘山峰连绵不断的景象。这个意象被后来的人们引用并形成了成语“绵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成语“绵山”。可以想象绵山的山峰连绵不断,如同绵延无尽的连绵山脉一样。
- 词语结构
- 绵山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绵”修饰名词“山”。
- 详细解释
- 绵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绵”表示连绵不断,指连绵起伏的样子;“山”表示山峰。绵山形容山势连绵不断,山峰一个接一个,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