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蚊虫的翅膀。比喻极小的事物。《神异经·南荒经》:“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虫焉,目明者见之。每生九卵,復未尝有毈。復成九子,蜚而復去。” 唐 权德舆 《小言》诗:“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轻微、微小。
- 详细解释
- 蚊翼是蚊子的翅膀,非常轻薄透明。用来形容事物非常轻微、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微小程度,表示事物非常轻微,几乎无法察觉或不值一提。
- 故事起源
- 蚊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十一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曾经派人去楚国送礼。楚国的公子固然高兴,但礼物非常微小,只有蚊翼一样的东西。于是公子告诉使者:“昭公派人送来了一只蚊翼。”这个故事就成了后来形容事物轻微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问题的影响非常蚊翼,几乎不会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2. 他的贡献只能算是蚊翼,对整个项目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蚊翼和轻薄透明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轻微、微小相关的成语,如“沧海一粟”、“九牛一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像蚊翼一样微小。2. 初中生:他的努力只能算是蚊翼,对整个团队的成绩没有太大的贡献。3. 高中生:对于这个大型项目来说,这个问题只是蚊翼,不会对整个项目产生太大的影响。4. 大学生:这个错误只是蚊翼,不会对整个研究产生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