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问绢的词语解释
问绢的意思
拼音:wèn juàn    注音:ㄨㄣˋ ㄐㄨㄢ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问题时过于苛刻,对细节要求过高,不容许任何错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别人的行为或言论进行过度追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显得过于唠叨。
例句
1.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过分追问,真是个问绢的人。2. 老师问绢,让同学们都感到很烦。3. 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话,她居然问绢起来,真是太过分了。
基本含义
指对细微之事过分追问,追根究底。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 威 , 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尚,厉操清白。 质 之为 荆州 也, 威 自京都省之……临辞, 质 赐绢一疋,为道路粮。 威 跪曰:‘大人清白,不审於何得此绢?’ 质 曰:‘是吾俸禄之餘,故以为汝粮耳。’”后遂用“问绢”作为人清慎之典。亦以咏归觐省亲。 唐 杜甫 《送窦九归成都》诗:“读书 云阁观 ,问绢 锦官城 。” 仇兆鳌 注:“ 竇九 恐是 成都 竇少尹 之子,故用问绢事,时盖以省覲归 成都 耶。”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独揽还珠美,寧唯问绢情。”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帮助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绢,让我觉得很烦。2. 初中生:他对每个问题都问绢,真是太啰嗦了。3. 高中生: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我不断追问细节,真是问绢到底。4. 大学生:老板对每个细节都问绢,让我们很难办事。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礼仪有关。在古代,人们在举行婚礼时,新娘的嫁妆中会有一块精美的丝绢。这块丝绢要经过特殊的处理和制作,非常精细。因此,新郎家会派人去询问新娘家关于这块丝绢的制作和处理的细节。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形容对细节的过分追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对一块丝绢进行追问,追根究底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问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问”和“绢”两个字组成。其中,“问”表示询问,追问的动作,“绢”表示丝绢,细腻的物品。
详细解释
问绢的意思是对一件事情过分追问,追根究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表示对问题过于挑剔,过分追求细节,无法容忍一点点差错。
(0)
诗文中出现“问绢”的诗词

送窦九归成都

文章亦不尽,窦子才纵横。

非尔更苦节,何人符大名。

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

我有浣花竹,题诗须一行。

(0)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此去欢荣冠士林,离筵休恨酒杯深。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鸣棹晓冲苍霭发,落帆寒动白华吟。

君家祖德惟清苦,却笑当时问绢心。

(0)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当年贵得意,文字各争名。

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

梁城下熊轼,朱戟何炜耀。

才子欲归宁,棠花已含笑。

高门知庆大,子孝觉亲荣。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离筵不尽醉,掺袂一何早。

马蹄西别轻,树色东看好。

行尘忽不见,惆怅青门道。

(0)

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

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

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

异国有归兴,去乡无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净襄阳秋。

坐见吾道远,令人看白头。

(0)

题文徵明松阴高士图

松阴趺坐两高人,想见王裴心迹亲。

常占青山为宅寄,奚烦绿水涤缨尘。

手披图画聊同赏,身被诗书未是贫。

问绢家风重鉴定,缥香墨沈镇如新。

(0)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