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 基本含义
- 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 详细解释
- 三江成语源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长江、黄河和黑龙江是中国最重要的三条河流,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三条河流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三江”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 使用场景
- 1. 描述地理位置:当你想要形容某个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时,可以使用“三江”这个成语。例如:“这个城市位于三江交汇处,交通非常方便。”
- 2. 描述地区的繁荣
- 当你想要形容某个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可以使用“三江”这个成语。例如:“这个地方是三江之地,人杰地灵,文化繁荣。”
- 故事起源
- 三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长江、黄河和黑龙江是中国最重要的三条河流,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这三条河流在中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因此,人们用“三江”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 词语结构
- 三江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这个城市位于长江、黄河和黑龙江的交汇处,是一个真正的三江之地。2. 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真是三江之源。
- 记忆技巧
- 1. 将“三江”这个成语和长江、黄河和黑龙江这三条河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图像,以帮助记忆。2. 可以尝试将“三江”这个成语与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故事,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1. 了解长江、黄河和黑龙江的地理特点和历史背景,以更好地理解“三江”这个成语的含义。2. 学习其他与地理有关的成语,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六安山色十分秀”等,以扩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三江交汇处,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河流。2. 初中生:这个城市是三江之地,交通便利,人文荟萃。3. 高中生: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迅速,真是三江之源。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去三江之地工作,为地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