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心怀哀痛。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 曾子 衔哀,七日不飢。”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 基本含义
- 指承担悲伤或哀痛的责任或任务。
- 详细解释
- 衔哀是由“衔”和“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衔,意为承担、负责;哀,意为悲伤、哀痛。衔哀表示承担悲伤或哀痛的责任或任务,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种不幸或悲伤事件的怀念和哀悼。
- 使用场景
- 衔哀常常用于形容在某种不幸或悲伤事件中,承担起向亡者表达哀思、悲痛的责任或任务。它可以用来描述参加葬礼、追悼会等场合,以及对逝去的亲人、朋友或伟大人物的怀念和哀思。
- 故事起源
- 关于衔哀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来推测它的起源。在古代,人们常常需要承担悲伤的责任,比如主持葬礼、守灵等。因此,衔哀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即承担悲伤的任务或责任。
- 词语结构
- 衔哀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衔”和名词“哀”组成。
- 例句
- 1. 在爷爷去世后,我承担起了衔哀的责任,安排了他的葬礼。2. 作为一名领导,他应该衔哀并代表全体员工表达对逝去同事的哀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承担悲伤的任务,如参加葬礼、守灵等,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衔哀相关的成语,如“衔恩”、“衔命”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承担了衔哀的责任,为逝去的小猫举行了一个小葬礼。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负责衔哀,组织同学们为逝去的老师举行追悼会。3. 高中生:我感到很沉重,因为我被委以衔哀的任务,负责安排逝去同学的追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