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约定常用于形容双方或多方在合作、商务、交往等方面达成的协议或规定。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之间的约定,也可以用于描述组织、团体或国家之间的协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约定来指代事先商定的规定或约束。
- 例句
- 1. 他们在会议上达成了一项重要的约定。2. 我们需要遵守双方的约定,才能顺利完成任务。3.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
- 基本含义
- 事先商定的规定或协议
- 基本解释
◎ 约定 yuēdìng
[agree on;appoint;arrange] 商量并确定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约定”这个词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儒家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合作与协议原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约定一起去公园玩。2. 初中生:我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3. 高中生:我们约定在考试前互相讨论,共同备考。4. 大学生:我们约定一起参加社团活动,共同丰富大学生活。5. 成年人:我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互相尊重,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 故事起源
- 约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秩序,因此约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约定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人们在各种场合下都需要遵守约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稳定。
- 英文翻译
1.agree on; appoint; arrange; conven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记忆成语“约定”:1. 关联词义:将“约定”与“商定的规定或协议”关联起来,想象自己在与他人商定规定时的场景,加深对该成语的印象。2. 反义词对比:将“约定”与“不约定”进行对比,思考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加深对“约定”的理解和记忆。
- 词语结构
- 约定是一个动词和形容词的组合。其中,“约”是动词,表示商定、约定;“定”是形容词,表示确定、规定。
- 详细解释
事先商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张氏 送了馆约,约定明年正月元宵后到馆。”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锦鳞儿一对对风流可怪,你在那海当中曾约定两下里和谐。” 巴金 《三次画像》:“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家。”
- 近义词
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