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 基本含义
- 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 详细解释
- 初地是由“初”和“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为初次来到或踏入陌生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人第一次接触某个领域或环境,对其中的情况和规则不熟悉。
- 使用场景
- 初地常常用于描述人们第一次经历或尝试新事物的情况,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作、学习、旅行等。比如,当一个人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时,他会感到初地;当一个学生第一次参加辩论比赛时,他也会感到初地。
- 故事起源
- 目前没有关于初地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的记载。
- 词语结构
- 初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初”和名词“地”组成。
- 例句
- 1. 他第一次去外地旅行,感到非常初地。2.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感到初地,不知道如何开始。3.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要勇敢地迈出初地的一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初地与“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也可以将初地与第一次尝试新事物的紧张和兴奋情绪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初地相关的成语来扩展词汇和语言能力,如“初出茅庐”、“初生之犊不怕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第一次参加跳绳比赛,感到非常初地。2. 初中生:我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每次上课都觉得初地。3. 高中生:毕业后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读大学,会面临很多初地的挑战。4. 大学生:实习的第一天,我感到非常初地,不知道如何适应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