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官府的谷物。《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 唐 孔颖达 疏:“所以紓出官粟之蓄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 宋 苏轼 《和叔盎画马次韵》:“駑駘饱官粟,未受一洗空。”《宋史·韩亿传》:“ 益州 岁出官粟六万石,振糶贫民。”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公款。
- 详细解释
- 官粟的字面意思是“官员的粮食”,比喻官员滥用职权,私自占有公款或贪污腐化。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违背职责,以权谋私,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 使用场景
- 官粟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讨论官员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场合,可以用来批评官员不廉洁,违反职业道德。
- 故事起源
- 官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腐败现象。在古代,官员贪污腐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时,官员在管理粮食分配时,往往会私自留下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私利。这个成语正是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官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官”表示官员,“粟”表示粮食。
- 例句
- 1. 这位官员居然拿了公款去赌博,真是官粟之徒。2. 官粟之徒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官”字和“粟”字的形状与官员贪污腐败的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官员拿着粮食的图像与官员贪污的情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贪官污吏”、“腐败”等,了解更多关于官员贪污腐败的知识和相关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位官员偷了很多钱,他是一个官粟之徒。中学生:官粟之徒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让他们继续损害国家利益。大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杜绝官粟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