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以否的词语解释
以否的意思
拼音:yǐ fǒu    注音:ㄧˇ ㄈㄡˇ
使用场景
以否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的对话中,用于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以否来表达自己的疑问或质疑。
例句
1. 你以否已经完成作业?2. 这个消息以否属实?3. 他以否会来参加会议?
基本含义
表示疑问或否定的意思,相当于“是否”、“是不是”。
基本解释

亦作“ 以不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 否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 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 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 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 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表示疑问或否定的成语,如“可否”、“究竟”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们可以以否一起去参观博物馆?2. 初中生:你以否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3. 高中生:我们以否参加这次辩论赛?4. 大学生:以否能否定这个理论?以上是关于中国成语“以否”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以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向孔子请教问题时使用的。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使用了以否这个成语,表达了对问题的怀疑和质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以否”与“是否”进行对比记忆,因为这两个词的发音和意思相似。另外,可以将“以否”与提问和回答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词语结构
以否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以”是介词,表示手段或方式;“否”是副词,表示否定。
详细解释
以否是由“以”和“否”两个字组成,用来表示疑问或否定。它可以用来询问事物的真实情况,表达对某件事的怀疑或质疑。同时,以否也可以用来回答别人的问题,表示是否同意或否定。
(0)
诗文中出现“以否”的诗词

风中柳

秀影临池,依约淡黄新翠。共春蚕、三眠未起。

惊蜩催醒,早芳华如洗。耐风霜、自成摇曳。

秦淮那畔,以否画桡曾系。宴阑时、轻随逝水。

重携纤手,撚长条为誓。更休听、渭城声里。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