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有胆识而明义理。《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姜伯约 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 基本含义
- 指有胆量和勇气去做正义的事情。
- 详细解释
- 胆义是由“胆”和“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胆指勇气,义指正义。胆义指的是有胆量和勇气去做正义的事情,表达了一个人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胆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不公正的情况下,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去解决问题或维护正义。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那些有胆识和正义感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胆义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起源,但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以其胆识和正义感而闻名,他们的故事和事迹激励了后人,使胆义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 词语结构
- 胆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了胆义的一面。2. 那个勇敢的消防员以胆义的精神救出了被困的人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胆”字和“义”字联想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胆字代表勇气和胆量,义字代表正义和道义。联想到胆识和正义感的结合,就能够理解胆义的含义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胆义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胆大包天”、“守株待兔”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胆义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敢于发言,展现出了胆义的一面。2. 初中生:面对欺凌,他毫不畏惧地站出来,展现出了胆义的精神。3. 高中生:他冒着危险去揭露不正义的事情,展现出了胆义的勇气。4. 大学生:面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展现出了胆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