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官名。 唐 初遣官巡视天下,观风察俗,谓之“观风使”。亦称“ 採访使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观察处置使”原注:“ 贞观 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 开元 ﹞二十年曰採访处置使,分十五道, 天宝 末,又兼黜陟使, 乾元 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 《续事始》:“观风使: 肃宗 至德 元年,改採访使为观风处置使。”《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四年﹞冬十月甲子,设 浙江 观风整俗使。”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
(2).指 清 代的学政使。 严复 《救亡决论》:“迨夫观风使至,羣然挟兔册,裹饼饵,逐队唱名,俯首就案,不违功令,皆足求售,谬种流传,羌无一是。”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地位低下,没有实权,只能执行他人的命令或者传达他人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观风使是由“观风”和“使”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观风指的是观察风向,以了解天气的变化。使则表示派遣或命令。观风使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地位低下,没有实权,只能执行他人的命令或者传达他人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观风使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组织或团体中地位较低,只能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独立的决策权。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主见、只会听命行事的人。
- 故事起源
- 观风使最早出现在《左传·隐公三年》中。故事中,齐国有一个官职叫做“观风使”,他的职责是观察风向,以帮助国君决定是否出兵。观风使的地位很低,只能按照国君的命令行事,没有实权。后来,观风使成为了一个形容地位低下、没有实权的词语。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观风使,谓语是使。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只是一个观风使,没有任何决策权。2. 这个部门的领导只是个观风使,所有的决策都是上级下达的。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观风使想象成一个站在高处观察风向的人,他没有权力做出决策,只能传达别人的命令。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考在线成语词典。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只是个观风使,老师让我帮忙传达通知。2. 初中生:班长只是个观风使,所有的决策都是老师安排的。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只是个观风使,所有的活动都是校长批准的。4. 大学生:我在实习公司里只是个观风使,没有独立的决策权。5. 成年人:在这个公司里,我只是个观风使,没有权力做出重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