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护羌校尉”的简称。 西汉 始置,职掌 西羌 事务。 东汉 沿置, 晋惠帝 时改称 凉州 刺史。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使者填平朔,将军带护羌。”
- 基本含义
- 保护边疆,守护边境。
- 详细解释
- 护羌是一个古代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护,指保护、守护;羌,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成语原本是指保护西北边疆地区的羌族人民免受敌人侵犯,后来逐渐演变为指守护边境、保卫国家安全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护羌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保护边疆地区、守卫国家安全的行为。可以用在军事、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形容人们为了保卫国家的边疆安全而奋斗不息。
- 故事起源
- 护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边疆战争时期。在古代,西北地区常常受到外族的侵扰,而羌族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为了保护羌族人民免受敌人的侵害,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经常派遣军队守卫边疆地区。后来,人们将这种保护边疆的行为称为“护羌”。
- 词语结构
- 护羌属于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护”是动词,表示保护、守护的意思;“羌”是宾语,指代西北地区的羌族人民。
- 例句
- 1. 作为一名军人,他时刻准备着护羌,保卫祖国的边疆安全。2.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了护羌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守卫边境的士兵,身穿盔甲,手持兵器,冒着严寒守护着边疆地区的羌族人民。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护羌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长大后当一名军人,为了护羌,保卫我们的国家。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了护羌而英勇奋战。
- 3. 高中生
- 了解西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理解护羌这个成语的含义很有帮助。
- 4. 大学生
- 护羌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指保护边疆地区,还可以引申为保护社会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