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南唐 韩定辞 《答马彧》诗:“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 雪儿 歌。”一本作“ 银笔 ”。 元 袁桷 《薛涛笺》诗之一:“ 蜀王 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清 周亮工 《鲁参戎君宠》诗:“顾我空餘银管在,纪君十度透重围。”
(2).指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 元 张翥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诗:“緑尊兴极频呼酒,银管声高正辊絃。”参见“ 银字 ”。
- 基本含义
- 指银质的管乐器,比喻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的东西。
- 详细解释
- 成语“银管”源自于古代乐器“银管”,它是一种以银质制成的管乐器,外表华丽精美,但音色空洞,缺乏实际演奏价值。因此,“银管”在成语中被用来形容某些东西或人看似很好,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些华而不实的事物、虚有其表的人或事。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很漂亮,但内在没有真正的才华或能力。
- 故事起源
- 成语“银管”的故事起源不详,但可能与古代乐器“银管”有关。古代的银管在外观上是非常华丽的,但由于银质的特性,音色并不出众。因此,人们将这种乐器与虚有其表的东西进行了类比,并形成了成语“银管”。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银”和“管”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这个产品外观华丽,但功能却十分有限,真是一件银管。2. 他虽然声称自己很有能力,但实际上只是个银管而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乐器“银管”的外表华丽而音色空洞,来记忆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看似很美丽的东西,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价值。
- 延伸学习
- 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乐器“银管”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外观很漂亮,但是玩起来一点也不好玩,真是一个银管。2. 初中生: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精彩,但实际上玩起来很无聊,完全是一个银管。3. 高中生: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但是内容实在是太肤浅了,真是一本银管。4. 大学生:这个人说话很有魅力,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本事,完全是个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