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银管的词语解释
银管的意思
拼音:yín guǎn    注音:ㄧㄣˊ ㄍㄨㄢˇ
基本解释

(1).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南唐 韩定辞 《答马彧》诗:“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 雪儿 歌。”一本作“ 银笔 ”。 元 袁桷 《薛涛笺》诗之一:“ 蜀王 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清 周亮工 《鲁参戎君宠》诗:“顾我空餘银管在,纪君十度透重围。”
(2).指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 元 张翥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诗:“緑尊兴极频呼酒,银管声高正辊絃。”参见“ 银字 ”。

基本含义
指银质的管乐器,比喻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的东西。
详细解释
成语“银管”源自于古代乐器“银管”,它是一种以银质制成的管乐器,外表华丽精美,但音色空洞,缺乏实际演奏价值。因此,“银管”在成语中被用来形容某些东西或人看似很好,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某些华而不实的事物、虚有其表的人或事。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很漂亮,但内在没有真正的才华或能力。
故事起源
成语“银管”的故事起源不详,但可能与古代乐器“银管”有关。古代的银管在外观上是非常华丽的,但由于银质的特性,音色并不出众。因此,人们将这种乐器与虚有其表的东西进行了类比,并形成了成语“银管”。
词语结构
主要由“银”和“管”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产品外观华丽,但功能却十分有限,真是一件银管。2. 他虽然声称自己很有能力,但实际上只是个银管而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乐器“银管”的外表华丽而音色空洞,来记忆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看似很美丽的东西,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价值。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乐器“银管”的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外观很漂亮,但是玩起来一点也不好玩,真是一个银管。2. 初中生: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精彩,但实际上玩起来很无聊,完全是一个银管。3. 高中生: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但是内容实在是太肤浅了,真是一本银管。4. 大学生:这个人说话很有魅力,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本事,完全是个银管。
(0)
诗文中出现“银管”的诗词

贺新郎.萧山县署赘婿词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

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

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

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

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

乌鹊到,喜何限。

(0)

胡生写真歌

天下几人能写真,胡生年妙艺绝伦。

自云惯识卿与相,炳炳生面图麒麟。

青鞋布袜春雨馀,朅来访我南湖滨。

手中银管握造化,与予拂拭霜藤新。

我生本有山水癖,形容潇洒无纤尘。

头戴小小乌角巾,白衣宽博稳称身。

松斋棐几坐清昼,意匠经营多苦辛。

是时宾客如堵墙,眼看胡生下笔亲。

斯须置我雪色壁,望之宛若神仙人。

我儿见之亦大笑,阿爷胡为能出神。

或言士者国之宝,衮衮皆充观国宾。

先生才学世所重,曷不秉笏朝丹宸。

我生出处无不可,白鸥万里谁能驯。

不作宁戚悲饭牛,不作买臣行负薪。

今年年才四十六,居然抱道安吾贫。

得君能谈帝王略,避世或与渔樵邻。

南游天台北恒岳,东登日观西峨岷。

乾坤随处着杖履,此地相逢难具陈。

山中亦有似拳蕨,江上亦有如丝莼。

江风萧萧日月白,与尔长歌歌隐沦。

胡生胡生且停手,玉壶共醉松花春。

写真何如嗜经史,五车力学须昏晨。

他年生为席上珍,勿云江汉之垂纶。

(0)

如梦令.冬夜

梅蕊半瓶红莞。翠鸭晚香浓软。

觅句到更阑,忽觉冻生银管。消遣。消遣。

凭籍玉堂金盏。

(0)

临淮彻侯李君知六军事赋此寄贺

将星今旦耀中阶,轧轧推轮出禁槐。

银管细书穿月崛,金吾娖队拥天街。

异军偏号苍头子,别校多骑白鼻騧。

见说朔方新气色,只今还是李临淮。

(0)

生朝·其二

七年客里度初生,诗骨依然只鹤形。

梅亦清臞须却白,吾将潦倒鬓还青。

愧无德可书银管,幸有酒堪储玉瓶。

一点灵台尘不滓,何消修鍊勘黄庭。

(0)

谨用尊大人领省十六夜月诗韵

黄鸡白酒管弦和,一任浮生岁月磨。

银管题诗应远客,玉箫吹恨忆秦娥。

人言皓魄今宵减,我见清光依旧多。

一十二时争几许,人閒柰此世情何。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