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召回的诏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而 陆贄 、 阳城 皆未闻追詔,而卒於迁所,士君子惜之。”
- 基本含义
- 追究旧日的过错或责任。
- 详细解释
- 追诏是由“追”和“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追”指的是追究,追查;“诏”指的是旧时皇帝发布的命令。追诏意指追究旧日的过错或责任,特指追究皇帝旧日的过错或责任。
- 使用场景
- 追诏多用于形容追究历史上皇帝的过错或责任,也可以用于形容追究其他人的过错或责任,但使用范围较窄。
- 故事起源
- 追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相传,在古代,有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犯下了一些错误,但是在他去世后,他的继任者并没有追究他的过错。然而,几年后,新的皇帝决定追究前任皇帝的错误,并发布了一道诏书,命令追究前任皇帝的过错和责任。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追诏”的成语,用来形容追究旧日的过错或责任。
- 词语结构
- 追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追”和名词“诏”组成。
- 例句
- 1. 历史学家们一直在追诏古代皇帝的过错和责任。2. 这位新领导决心追诏前任领导的错误决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皇帝在位期间犯下了错误,但是在他去世后,新的皇帝决定追究他的过错,发布了一道诏书。通过想象这个情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追究过错或责任相关的成语,如“追本溯源”、“追根究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追诏了我们班上一位同学的作业抄袭行为。2. 初中生:学校追诏了那位学生对老师不敬的行为,并给予了相应的处罚。3. 高中生:历史老师通过追诏古代皇帝的错误,教给我们追究历史真相的重要性。4. 大学生:政府追诏了那家公司违法行为的责任,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