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道之精理。《鬼谷子·内揵》:“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后汉书·朱晖传》:“人不敦厖则道数不远。” 李贤 注:“数犹理也。言人不敦厚不能入道之精理也。”《三国志·吴志·步骘传》:“受性闇蔽,不达道数。”
(2).气数。《晋书·郗鉴传》:“丈夫既洁身北面,义同在三,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苟道数终极,固当存亡以之耳。”
(3).路数;法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今黑白子各二,分据四隅耳。中一子应黑应白,必又有法;古今道数,亦自不同。”
- 英文翻译
1.【计】 number of tracks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才能、学问等的高低水平。
- 详细解释
- 道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道指的是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准则,数表示人的才能、学问和智慧。道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才能的高低水平。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学问渊博等方面。可以用来赞美有道德修养和高超才能的人。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要求考生在道德品质和学问才能方面都有一定的水平。而考试的评判标准就是道数。只有具备了道德修养和才能的人才能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因此,道数成为了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的 + 道数
- 例句
- 1. 他的道数很高,不仅有着良好的品德,还具备了出色的才能。2. 这位教授的道数非常了得,他的学问渊博,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道”字与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将“数”字与才能、学问联系起来。通过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道数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了解其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才能相关的成语,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的道数能够很高,既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要有才能。2. 初中生: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数,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3. 高中生:高中阶段是培养道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才能水平。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道数,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5. 成年人:工作后,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数,不仅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还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