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溺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过度迷恋,无法自拔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爱情、事业、游戏等方面的沉迷。
- 例句
- 1. 他对游戏溺心,整天沉迷其中,忽略了学业和家庭。2. 她溺心于爱情,无法自拔,不顾一切地追求那个男人。3. 这个年轻人溺心于事业,为了追求成功,不顾一切地工作。
- 基本含义
- 沉迷于某种情感或事物,无法自拔,失去理智。
- 基本解释
(1).沉溺心灵。《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2).潜沉心志。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但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 宋 杨楫 《<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於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词典或者参加成语比赛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对玩具溺心,每天都玩得不亦乐乎。2. 初中生:她对偶像溺心,整天追星,忘记了学习。3. 高中生:他对电脑游戏溺心,整天沉迷其中,影响了学习。4. 大学生:她对瑜伽溺心,每天都要练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瑜伽教练。5. 成年人:他对投资溺心,不顾一切地追求金钱和利益,忽视了家庭和健康。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溺心”。
- 故事起源
- 据传,溺心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他问孟子,“人有溺心而不自知者,吾如之何?”孟子回答说,“溺心者,不知其所以溺也。若知其所以溺,则可得而自知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沉迷于某种事物或情感时,往往无法自知,需要通过认识到自己沉迷的原因,才能够摆脱困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溺心。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淹没在心形的水中,表示这个人陷入了情感或事物的迷恋中,无法自拔。
- 词语结构
- 溺心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溺”和“心”两个字组成。其中,“溺”表示淹死、沉没的意思,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过度迷恋;“心”表示人的内心、情感。
- 详细解释
- 溺心指人们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过度迷恋,以至于无法自拔,失去理智。这种迷恋往往会导致人们陷入困境,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