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诬谩的词语解释
诬谩的意思
拼音:wū màn    注音:ㄨ ㄇㄢˋ
使用场景
诬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都可以使用。例如,当有人无中生有地对他人进行诽谤和中伤时,可以使用诬谩来形容这种行为。
例句
1. 他经常无缘无故地诬谩别人,让人非常反感。2. 别人对他怀有好意,他却诬谩了别人的人品。
基本含义
毫无根据地诽谤、中伤他人。
基本解释

虚妄不实。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后侍从相踵,至 纲 三世,卓然异材,宜於内外善类合一,追述祖德,销熄诬谩, 太史公 所谓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世家之流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 唐 宋 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

延伸学习
除了诬谩之外,还有许多与中伤和诽谤有关的成语,如“毁谤”、“诽谤”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扩展对于这类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诬谩了我的好朋友,我觉得他很坏。2. 初中生:我听到他诬谩了我的老师,我觉得他真的很不负责任。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诬谩了对手的家庭背景,我觉得他真的很可耻。
故事起源
诬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荡》一篇中。这篇诗描写了一个人的品行不端,经常进行诽谤和中伤他人的行为。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毫无根据地诽谤、中伤他人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诬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诬谩别人的箭,射向他人的形象,表示毫无根据地诽谤、中伤他人。
词语结构
诬谩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诬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诬”和“谩”。诬指的是毫无根据地捏造事实,进行诽谤;谩指的是恶意中伤他人。合起来,诬谩表示毫无根据地诽谤、中伤他人,具有恶意和不公正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诬谩”的诗词

苏人造为所南心史旧本索高价不一而足然即系旧本亦属海盐姚叔祥之笔并非所南故物也阎丈百诗盖尝辨之而吾友厉二徵士独以为真则嗜奇之过矣是用作歌以晓苏人兼寄徵士

郑君眢井物,出之四百年。

一朝承天寺,观者何喧阗。

诩为神濩持,用以抒沈冤。

谁知考张霸,近搆自盐官。

其妄且无论,其妖则信然。

无端作此伪,似亦得气先。

何异天津桥,忽为闻杜鹃。

当时数巨公,大半殉烽烟。

玉笥与虞孙,足并文陆传。

降而亭林徒,亦与郑比肩。

遂不复致疑,百口声相沿。

论世适相肖,论人适相班。

志气所感召,诬谩皆机关。

迩来书估船,益复造旧笺。

装潢审行墨,动索十万钱。

不足供一笑,谁考潜邱编。

我昔在三馆,曾见锦线篇。

欲抄竟未果,至今魂梦缠。

何时得此集,侑以所画兰。

缄之示诸子,斯价直琅玕。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