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胸怀开阔,思想广大,没有局限性。也可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空间的宽敞明亮。
- 例句
- 1. 他的胸怀洞荡,从不计较小事。2. 这个房间很洞荡,一点都不拥挤。
- 基本含义
- 形容宽敞明亮,没有阻碍或障碍。
- 基本解释
犹涤荡。《后汉书·马融传》:“若乃《阳阿》衰斐之 晋 制,阐鼃华羽之南音,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
腹泻。 宋 范成大 《向天医赋》:“茁为痤疿,溃为瘇癧……疏为洞盪,节为关格。”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洞荡相关的成语,如“洞若观火”、“洞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心里洞荡得像一片大海,充满了希望和梦想。2. 初中生:她的胸怀洞荡,总是乐于帮助别人。3. 高中生:他的思想洞荡,对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 故事起源
- 洞荡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当时,刘邦刚刚起兵反秦,他的部下韩信向他建议攻打咸阳,但是刘邦担心秦军的反击,犹豫不决。韩信便用“洞荡”来形容他的胸怀,表示他应该胸怀广大,大胆行动。从此以后,洞荡成为了形容人胸怀开阔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洞荡”联想为一个洞穴里非常宽敞明亮的样子,表达出胸怀开阔,没有束缚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洞荡指的是洞穴或房屋内部宽敞明亮,没有任何阻碍或障碍。引申为形容思想开阔,胸怀豁达,没有顾虑或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