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 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唐 崔元翰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
(2).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 ,天子恭己, 悦 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故作是书。” 胡三省 注:“天子恭己,言恭己南面而已,政事无所预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为其君者,恭己南面而已。”
- 基本含义
- 指对自己要有谦虚、恭敬的态度,不自满、不自大。
- 详细解释
- 恭己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恭指恭敬、谦虚,己指自己。恭己的基本含义是指对自己要有谦虚、恭敬的态度,不自满、不自大。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不以自我为中心,虚心学习、尊重他人,不自大、不傲慢。
- 使用场景
- 恭己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用。例如,在学习中,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时,不应该骄傲自满,而应该谦虚地继续努力。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不自大地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 故事起源
- 恭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人的修养和谦虚。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说要恭敬谦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自大、不自满。
- 词语结构
- 恭己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取得了好成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恭己。2. 作为领导,他不仅要求别人恭己,也要以身作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恭己这个成语:1. 将恭己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词,恭和己,分别代表谦虚和自己。2. 想象一个人面对镜子,恭敬地对着自己说话,表示他对自己要有谦虚、恭敬的态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延伸学习恭己这个成语:1. 学习其他与谦虚、恭敬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恭敬有礼等。2. 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谦虚、恭敬的思想和故事。3.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思考如何更好地恭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中取得了好成绩,但我知道我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所以我要恭己。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虽然成绩很好,但他对自己从不骄傲自满,总是保持恭己的态度。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知道只有谦虚、恭敬地对待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我要时刻恭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