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科征 ”。征收赋税。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又或故旧同道之家有科徵,必先督促不少贷。” 明 杨基 《桂林》诗:“时有 苗 人与 猺 女,负薪输布事科征。”
- 基本含义
- 科学技术的标志和象征。
- 详细解释
- 科徵是由“科学”和“徵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其中,“科学”指的是指导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徵候”指的是表明某种病情或情况的迹象。科徵的基本含义是科学技术的标志和象征,表示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观察和解释现象,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 使用场景
- 科徵常用于描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用来表达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突破,以及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和价值。
- 故事起源
- 科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原文为:“江夏王羲之,字徵明。”这句话中的“徵明”意思是表明王羲之具备了学问和才能。后来,人们将“徵明”解释为科学的标志和象征,形成了现在的成语“科徵”。
- 词语结构
- 科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科徵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2. 科徵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记忆技巧
- 记住科徵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科学”和“徵候”这两个词的含义记住,然后联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能记住科徵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科技新闻和科学杂志来了解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进一步加深对科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科徵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2. 初中生:科徵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贡献。3. 高中生:科徵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象征,我们要关注科技前沿,不断学习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