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胡杨的词语解释
胡杨的意思
拼音:hú yáng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或逆境中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用于赞美那些在艰难环境下仍然坚持奋斗的人,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鼓励自己面对困难不放弃。
例句
1.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像胡杨一样坚持不懈,克服困难。2. 她在困境中展现出了胡杨般的坚强精神。
基本含义
指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植物,比喻坚强不屈的精神。
基本解释

 胡杨,又称胡桐,为杨柳科落叶乔木。生长在沙漠的,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它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如今,除了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中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胡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世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因沙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其珍贵与银杏齐名,有活化石之称。

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残酷的气候环境之中,它是一种极为神奇的群体,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用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组成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廊,创造了“丝绸之路”的文明。

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在轮台县境内,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瞻和考察。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胡杨树的信息,包括其生长环境、特点和保护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进一步扩展对坚持不懈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胡杨树在沙漠中顽强生长,我们也要像胡杨一样坚持努力学习。2. 初中生:面对挫折,我们要像胡杨一样坚韧不拔,不放弃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胡杨树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这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毅力去面对生活的困难。4. 大学生:胡杨树的生命力让我深感敬佩,我希望我也能像胡杨一样,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追逐自己的梦想。
故事起源
胡杨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特有树种,生长在沙漠中,因其坚强的生命力而闻名。胡杨可以在沙漠中生存下来,是因为它的根深扎地,能够吸收地下水源。这个成语的起源与胡杨的生命力和顽强精神有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胡杨的形象与坚强不屈的精神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胡杨树在沙漠中顽强生长的形象,与成语的含义相对应。
词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所属分类

拉丁名:Populus euphratica Oliv.

中文名:胡杨

拉丁科名:Salicaceae

中文科名:杨柳科

保护级别:3

分布: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沟纹。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线状披针形或

狭披针形,长5一12厘米,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叶卵状菱形、圆形至肾形,长25厘米,宽3一厘米,先端具2-4对楔形粗齿,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光滑,稍扁,雌雄异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锯齿,早落;雄花序长1.5-2.5厘米,雄蕊23一27,具梗,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3一5厘米,子房具梗、柱头宽阔,紫红色;果穗长6一10厘米。萌果长椭圆形,长10一15毫米,2裂,初被短绒毛,后光滑。

特性

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00--4 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总盐量在2—3%时,生长受到抑制;当总盐量超过3%时,便成片死亡。花期5月,果期6--7月。

资源分布

新疆胡杨在我国乃至世界是分布最多的地区。据说,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在中国,中国的胡杨百分之九十在塔里木盆地。仅塔里木盆地胡杨保护区的面积就达三千八百平方公里。北疆准噶尔盆地也有片片零星分布。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都曾发现胡杨化石,证明它是第三纪残遗植物,距今已有6500万年以上的历史。如今,除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一个被称为“极旱荒漠”的区域。

栽培要点

胡杨虽然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但骨子里却充满对水的渴望。尽管为适应干旱环境,它做了许多改变,例如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因而有“异叶杨”之名。然而,作为一棵大树,还是需要相应水分维持生存。因此,在生态型上,它还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间类型。那么,它需要的水从哪里来呢?原来,它是一类跟着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靠着根系的保障,只要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它依然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它只能强展欢颜、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它就只能辞别尘世。所以,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这里曾经有水流过。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胡杨称为“不负责任的母亲”,它随处留下子孙,却不顾它们的死活。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环境制约的无奈。

塔里木盆地的胡杨,特别是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是地球上胡杨最多的一片分布区,曾经十分辉煌。西汉时期,楼兰的胡杨覆盖率至少在40%以上,人们的吃、住、行都得靠它。在清代,仍“胡桐(即胡杨)遍野,而成深林”。但从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间,塔里木盆地胡杨林面积由52万公顷锐减至35万公顷,减少近三分之一;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更是锐减70%。在幸存下来的树林中,衰退林占了相当部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胡杨及其林下植物的消亡,致使塔里木河中下游成为新疆沙尘暴两大策源区之一。有幸的是,人们已从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开始了挽救塔里木河、挽救胡杨林的行动。向塔里木河下游紧急输水已初见成效,两岸的胡杨林开始了复苏的进程。面积近39万公顷的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已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轮台胡杨公园也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以胡杨林地主体的塔里木河中游湿地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并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第一次受到人类如此高规格礼遇的胡杨林,一定不会辜负人类的斯待,将重展历史的辉煌!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内流河,古名弱水,其下游流入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注入居延海。居延海,位于甘肃酒泉往北约400公里处,从西汉至宋、元,历朝历代在居延海地区都设有郡县或军府,驻兵屯田,曾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西夏在城廓遗址上建有著名的黑城,曾是丝绸之路上繁荣的交通枢纽。13世纪马可"波罗前往元大都路经黑城时,这里仍是“水源充足,松林茂密,野驴和各种野兽经常出没其间”,是个农牧兼宜的千里沃野。直到20世纪40年代,居延海仍有30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周围从黑河和北大河到额济纳,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滩中形成了一块扇形的林带,这片林带从甘肃金塔县天苍乡延伸到额济纳居延河,长约200公里,最宽处15公里,形成了“芨芨芦苇入望迷,红柳胡杨阔无边”的良好生态环境。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流域建成了百万立方米以上水库30座,较大的有祁家店、鹦哥嘴、清河湾、鸳鸯池、解放村和黑山湖等水库。终于把整条黑河水基本吸干,使下游断流;加之降水量少,最少的年份只有十几毫米,而蒸发量竟高达4000mm,居延海随之干涸,85万亩胡杨、红柳、沙棘等天然植被衰败死亡,现在每年仍在以5~7万株的速度递减,5000万亩草场沙化,一批批农牧民不得不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

1998年4月,从额济纳扬起的一场沙尘暴竟席卷北京、济南、徐州、直达南京。这沙尘的起源就是来自北方的阿拉善高原,当这块绿洲消亡之后,风沙之下的下一个牺牲品,就是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例如:河北北部的坝上高原和内蒙古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这两个地区的两组陆地卫星影像的对比图片,可以清楚看到代表森林和草场的深绿在急剧萎缩,而黄色的流沙却在不客气地扩展。据对地处坝上的河北围场县和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与199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9年间流沙面积由6.8万公顷增至12.91万公顷,增加89.9%,森林面积由36.35万公顷减至22.24万公顷,减少38.8%。浑善达克沙地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对1989年与1996年的卫星照片分析,7年时间,流沙面积由18.55万公顷增至35.86万公顷,增长93.3%,草地面积则由60.25万公顷减至43万公顷,减少了28.6%。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也是中国沙漠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沙漠中以流沙占绝对优势,约占沙漠的85%。沙漠内部塔里木河沿岸及沙漠边缘洪积扇前缘分布有以胡杨、树柳为主的天然植被带,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绿洲。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天然胡杨林,总面积达35.2万公顷。它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同时,胡杨林也是优良的四季牧场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长达数百里的胡杨林在干渴中倒下。胡杨虽然生命力极强,“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但也逃不过长期无水的灾难,这千年胡杨却活不到一百年,泪尽沙海。

近年来,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输水量呈明显递减趋势。胡杨林大面积死亡。50年代,塔河中下游胡杨林面积达580万亩,70年代为297万亩,而到90年代仅剩152.25万亩。40年间,以每20年递减一半的速度,减少了近3/4,胡杨林面积的减少也导致栖息在林区的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减少,70年代还有少量马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在胡杨林区,现已基本绝迹。

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塔河中游地区沙漠化一直处于扩展状况。下游是沙漠化最严重的地段,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内,该地区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由12%增加到52%,新沙丘不断形成,绿色走廊面临消失危险。

据中国国家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卫星遥感调查,1986年至1996年间,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共开垦土地194万公顷,而保留面积仅为98.6万公顷,有一半撂荒,而撂荒就意味着荒漠化。权威部门的综合监测显示,自50年代以来的25年间,中国沙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到80年代初,扩展速度加快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1994年的全国荒漠化普查结果,沙化速度已达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接近1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且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部。在内蒙古乌盟后山、阿拉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河北坝上和西藏那曲等地,沙土地平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在历史上沙区存在过若干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绝、楼兰、黑城、居延、统万等)反映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沙漠的变化。

2006年4月5日,新疆塔里木胡杨生长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们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

保护价值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同时,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它对于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医学作用

树脂: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

根:驱虫。

花序:止血。外用止血。

用法用量:胡桐泪(树脂.粗品):2~3钱,水煎服;外用适量。根:3~5钱,水煎服。

胡杨风景

胡杨风景被列入中国十大奇妙勾魂风景之一

特点:深入荒漠体会胡杨生命力。

精彩景点:内蒙古额济纳旗:电影《英雄》取景地,分胡杨林和怪树林两部分

胡杨林

(0)
诗文中出现“胡杨”的诗词

暇日承观上人惠访

参襌周十刹,随地演三车。

水月心常静,烟霞趣已赊。

胡杨皆故族,孔李更通家。

一访空斋里,玄谭过日斜。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