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礼书的词语解释
礼书的意思
拼音:lǐ shū    注音:ㄌㄧˇ ㄕㄨ
使用场景
礼书常常用于正式场合或特殊场合,如祝贺、感谢、道歉、请教等。它可以用于商务往来、社交交往、学术交流等各种场合。在现代社会,虽然电子邮件和短信等现代通信方式逐渐普及,但礼书仍然被人们所重视和采用。
例句
1. 我写了一封礼书给老师,感谢他对我的帮助。2. 他收到了一封礼书,非常高兴并且感动。
基本含义
礼貌的书信。
基本解释

(1).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 贾公彦 疏:“言执书者,谓执行祭礼之书,若今仪注。”《左传·哀公三年》:“ 子服 、 景伯 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
(2).《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畧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延伸学习
1. 学习书信的写作技巧,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书信格式和用语。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礼节,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3. 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人对礼书的重视和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之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了一封礼书给我的朋友,祝他生日快乐。2. 中学生:我给老师写了一封礼书,感谢他在考试前的辅导和鼓励。3. 大学生:我写了一封礼书给公司的合作伙伴,表示感谢并希望能继续合作。
故事起源
关于礼书的起源,有一个古代故事。相传,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袁绍的大将军,他因为与朝廷有矛盾,被贬到了边疆。在袁绍的家乡,有一位名叫郭图的老人,他是袁绍的老朋友。虽然袁绍身份低下,但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并没有减少。于是,他写了一封礼貌得体的书信给郭图,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这封信被称为“礼书”,成为后来称呼礼貌得体的书信的代名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礼书”这个成语:1. 将“礼”和“书”两个字分别与礼貌和书信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2. 想象自己写一封非常礼貌得体的书信,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或感谢之情。
词语结构
礼书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礼”表示礼貌、得体,名词“书”表示书信。
详细解释
礼书是由“礼”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一种礼貌得体的书信,通常用于表示对他人的敬意、感谢或祝福等。礼书是一种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社交方式,它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和关心的态度。
(0)
诗文中出现“礼书”的诗词

劝学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可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日南韶石出名公,新罗二士非碌碌。

七闽转海即洙泗,仅有令孜与思勖。

令人不忍读唐书,不胜林壑溪山辱。

天心地气信有时,二三百年渐堪目。

述古大年创发迹,义理文章相接续。

蔡襄风任獬廌司,陈烈气压龙虎伏。

介夫当仁竟不让,了翁守义穷弥笃。

天开道统游杨胡,一气北来若兰馥。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伭育。

植立纲常鳌戴地,开发蒙昧龙衔烛。

三胡三蔡与五刘,新安建安如一族。

直卿幸作东床客,照耀乾坤两冰玉。

四书才老多有见,楚辞全甫尤能读。

正叔安卿亲闻道,稍后景元亦私淑。

礼书身后得直卿,遗经未了留杨复。

奎宿分野忽在兹,神光秀气相追随。

灯窗眉宇辙不同,金玉满堂珠万斛。

遂令四书满天下,西被东渐出九服。

方将相与作齐鲁,迩来微觉忘梳沐。

贤良文学偶未设,墙角短檠弃何速。

相看一一皆凤麟,相薰渐渐随鸡鹜。

古今最重是习气,圣贤为此多颦蹙。

一落千丈不可回,坚冰都在坤初六。

诗书自古不误人,明经不但为干禄。

聪明才智万景春,家国子孙千百福。

吾言喋喋徒费辞,自昭拱看扶桑浴。

(0)

赠郡庠习射诸友还南昌

礼书厄煨烬,掇拾无全篇。

皇明启文运,礼乐俱昭宣。

顾兹礼射文,绍述千载传。

方其未射时,烹狗献宾筵。

抗侯戒将射,弓矢钧且坚。

主人德自将,宾耦序其贤。

贤则射多中,不侮犹宜先。

堂陛别高卑,威仪见周旋。

内志既云正,外体宁或偏。

挟持须审固,破的皆应弦。

算以纪其胜,朴以绳其愆。

论艺罚斯寓,卒射乐亦悬。

繁文与末节,一一由自然。

岂惟定民志,伊欲全吾天。

祸乱何由作,家国绵万年。

大哉礼之射,吾子宜勉旃。

(0)

隆兴寺大佛长歌

沧师子定窣堵波,并此菩萨称峨峨。

七十三尺躯不矬,层桄杰阁俯委蛇。

横睇三晋并两河,仿佛匆岭来蓬婆。

此寺经自开皇驮,周显德毁像亦蹉。

龙兴龙藏知无他,隋张公礼书不磨。

我朝圣祖挥天戈,大书隆兴抵擘窠。

上覆栋宇下蟠鼍,丰碑御制乾隆哦。

维佛之国金挼莎,四八之相高峨嵯。

曾闻梵夹毗舍㜑,由旬二十五更过。

汉嘉弥勒夫如何,凿山千尺信可托。

新昌吴越崇释迦,万家膏血助无那。

哀哉下民夭枉瘥,药叉鬼母鸯崛魔。

毒灼臛劓刖挛瘸,有臆难对张口呿。

离生别死哭鬓皤,鲍出不遇人为牺。

啖人之贼虎牙劘,至圣中国生人痾。

雉离兔脱寐无吪,坤德何故钟幺么。

仁哉太守勇番番,谓即墨郭公廷翥。

绣衣侍御立谏坡。

天子可奏驰传騧,汝臂六七母陀罗。

大威神力抉象驼,彼吞黄小如虾蠃。

孰提孰出孰抚摩,孰取弊人捣锸䑘。

孰取赤子完锡䋪,孰穷溺恶焚艑艖。

孰披寨穴清江沱,神狮一吼毛脱鹅。

木夫土伯强于难,驱囚系度索山阿。

苍苍薄薄平不颇,天下有道由庚歌。

北极祝栗南牂牁,远行不烦吉日睋。

手中不劳持斧柯,熙哺作息言无讹。

慈悲大雄同一科,不尔便合薶身薖。

颠踣死丧亦孔多,香烟熏染唯媕娿,天寒烧取不用诃。

(0)

送进士奚瑛服阕赴京

一日登科第,三年读礼书

治装辞邑里,抱艺谒宸居。

慈母偏怜若,难兄更恋渠。

花香留别席,草色映行裾。

帆挂春波外,楼凭夕照馀。

老怀虽怅望,有喜听嘉除。

(0)

送李士钦祭淮渎

相门馀旧业,使命属明禋。

礼书三望,文章睹一新。

拜回桐柏暮,行处杏花春。

归路恩光满,南阳有近亲。

(0)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其五

一亭孤兀峙,有客冷焉癯。

菽水礼书易,砚田坟壤墟。

稀星悲在罶,止屋叹瞻乌。

漆室贫人女,肠中百折纡。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