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晡的词语解释
三晡的意思
拼音:sān bū    注音:ㄙㄢ ㄅㄨ
使用场景
三晡常用于描述一天中的时间,可以用来表示早晨、正午和傍晚,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变化。
例句
1. 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晨七点一直忙到傍晚九点,几乎没有时间休息。2. 这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两个三晡。
基本含义
指一天中的三个时辰,即早晨、正午和傍晚。
基本解释

晡为申时,一般分上晡、中晡、下晡,故又称三晡。《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召必以三晡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 北周 庾信 《春赋》:“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 唐 李范 逸句:“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划分方式,以及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和习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早晨起床时,太阳已经升起了两个三晡。2. 初中生:正午的烈日下,我们都躲在树荫下休息。3. 高中生:傍晚时分,整个城市的灯光开始亮起,繁忙的夜生活开始了。
故事起源
三晡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时间划分。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照强度来判断时间,将一天划分为三个时辰,即早晨、正午和傍晚。这种时间划分方式在古代十分常见,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三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三晡”与一天的三个时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早晨、正午和傍晚与三个“晡”字进行对应,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三晡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三”和“晡”。
详细解释
三晡是古代中国人对一天时间的划分,每个晡代表了一个时辰。早晨从日出到上午九点,正午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傍晚从下午三点到日落。三晡成语常用来形容一天中的不同时段。
(0)
诗文中出现“三晡”的诗词

渭水桥边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

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

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

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

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

(0)

答宋都官游骊山见寄

华清宫殿映春晖,未醉三晡莫遽归。

人事废兴犹可记,风光流转不相违。

歌临灞岸朱弦脆,走度章台汗马肥。

自是秦川贵公子,城隅相望不能飞。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