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的状态,表达对其愚笨或迟钝的批评。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对问题的处理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问题后,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2. 这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呆若木鸡,缺乏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愚笨、迟钝,像木头一样呆滞无动。
- 基本解释
◎ 呆子 dāizi
(1) [blockhead;fathead;simpleton;idiot]∶迟钝的人
(2) [calf]∶未成熟的或呆头呆脑的男孩或年轻人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呆子”相关的成语,如“呆头呆脑”、“呆若石像”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总是呆若木鸡,老师讲解的时候他都听不懂。2. 初中生:他在考试的时候完全呆若木鸡,一点儿思路都没有。3. 高中生:他在班级讨论的时候总是呆若木鸡,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他在面试的时候呆若木鸡,完全没有应变能力和自信心。
- 故事起源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位名叫贾宝玉的主角,他常常表现出迟钝和呆滞的性格特点。在《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贾宝玉呆滞的情节,他在看到一只死鸡时,被鸡的呆滞表情所吸引,因此得到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
- 英文翻译
1.idiot; simpleton; block head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只木头鸡一样没有生气和动作,就能够联想到“呆若木鸡”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呆若”和“木鸡”两个词组成。其中,“呆若”表示呆滞、迟钝的状态,“木鸡”指的是木头鸡,象征无生气和呆滞。
- 详细解释
傻子。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烧宝莲寺》:“不知这佳人姓名居止,我却在此痴想,可不是个呆子!”《红楼梦》第五七回:“别笑他是呆子。”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说呀,怎么,难道你是个哑巴?是个呆子?”
獃子:愚笨的人;傻子。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石湖范参政 ,初官参州,在客位,其同参者闻为 吴郡 人,即云‘獃子’, 石湖先生 闻之在怀。”《说岳全传》第十四回:“你这獃子!大哥旣不要你去,説也徒然。”《红楼梦》第三五回:“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獃子?”
- 近义词
白痴、痴人、笨伯、笨蛋、蠢人、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