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生活简单、清贫,不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内涵和情感满足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的人。
- 例句
- 1. 他过着素飧的生活,但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幸福。2. 她虽然富有,但一直过着素飧的生活,从不追求奢华。
- 基本含义
- 指简单、朴素的饭食,形容生活简单而质朴。
- 基本解释
亦作“ 素飱 ”。谓无功受禄,不劳而食。《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毛 传:“熟食曰飧。” 陆德明 释文:“飧,素门反。《字林》云:水浇饭也。”《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虽时献一策,偶进一言,释彼官责,慰此素飱。” 宋 苏轼 《辞免起居舍人第一状》:“愿回虚授之恩,庶免素飱之愧。”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敕加恩疏》:“不稼不耕,久已被素飱之刺;非勋非戚,乃冒膺詔禄之恩。”
- 延伸学习
- 1. 学习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成语的知识,了解不同成语的故事和含义。2. 探索其他与素飧相关的成语,如“素昧平生”、“素不相识”等。3.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故事或文章,进一步理解素飧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生活很素飧,但我们一家人都很快乐。2. 初中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素飧生活,不要追求过于奢华的东西。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过上素飧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素飧”这个成语。祝你学习进步!
-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问公冶长:“如有千乘之国,以十乘之君,如干、知、矣,如斯可谓至德也已矣。”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个国家,国君非常节俭,生活简朴,那么这样的国家可以被称为至德之国。其中,“干”指的是干肉,是一种奢侈的食物,“知”指的是智慧,“矣”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这个故事中提到了干肉,暗示了生活奢侈,而素飧则相反,表示简朴的生活。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将成语“素飧”与简单、朴素的生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只吃简单的素食,没有奢华的肉类,过着朴素的生活。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素飧由两个词组成,素和飧。素指没有肉的饭食,飧指饭食。合起来表示没有肉的简单饭食。这个成语形容生活简单、朴素,没有繁华和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