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鞭棰的词语解释
鞭棰的意思
拼音:biān chuí    注音:ㄅㄧㄢ ㄔㄨㄟˊ
基本解释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基本含义
用鞭子和棍棒进行体罚,比喻严厉惩罚或斥责。
详细解释
成语“鞭棰”形容对人进行严厉的体罚或严厉的斥责,意味着惩罚力度大、严苛无情。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于犯罪分子或不听话的人的惩罚方式,以鞭子和棍棒进行体罚。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对行为不当或错误的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指责或处罚。
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成语“鞭棰”常用于形容对某人进行严厉批评、斥责或处罚的行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家长对孩子的斥责,或者领导对下属的严厉处罚等情况。
故事起源
成语“鞭棰”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在古代,对犯罪分子或不听话的人进行体罚是一种常见的惩罚方式。这种体罚方式包括用鞭子和棍棒进行鞭打,以使罪犯感到痛苦和羞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这种体罚方式引申为对行为不当或错误的人进行严厉的批评、指责或处罚。
词语结构
鞭棰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了鞭棰,以提醒他们注意纪律。2. 领导对下属的工作失误进行了鞭棰,以警示其他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鞭棰”与惩罚和严厉批评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可以想象一个人被鞭子和棍棒打击,以表示受到严厉的惩罚或斥责。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文章来进一步了解成语“鞭棰”的使用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不守纪律的同学进行了鞭棰,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班主任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了鞭棰,以警示其他同学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3. 高中生:老师对犯严重错误的学生进行了鞭棰,以教育他们懂得自己的责任。4. 大学生:导员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了鞭棰,以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0)
诗文中出现“鞭棰”的诗词

刘将军杀贼歌

将军骑马如乘龙,将军杀贼如屠豕。

将军之命虽太穷,将军之功犹可纪。

昔时妖气警欃枪,伏莽忽然揭竿起。

星星之火倏燎原,迅雷不及防掩耳。

纨裤子弟方将兵,惊闻警报魂魄褫。

畏贼如虎思迁延,师出北门行复止。

时危势急思英雄,将军起自草茅里。

壮志常嗤半段枪,微躯幸未三遗矢。

据鞍顾盼殊自雄,登坛顿令军中喜。

小丑跳梁不足平,朝食还当约灭此。

纷纷贼队薄城陬,猛似虎狼多似蚁。

诸营瑟缩不敢前,将军独自策鞭棰

单骑奋勇冲重围,挥刀一跃入敌垒。

惊沙扑地掠腥风,白日沉沉鲁戈指。

雄姿飒爽酣战来,霜锋熌烂霜蹄驶。

力强刀脆断连肩,刀光电落渠魁死。

万夫辟易不敢当,猛虎驱羊差可拟。

俄看贼势如冰消,车辙散乱旌旗靡。

率师乘胜还长驱,捣巢势恰摧枯比。

献俘获馘凯歌旋,萑苻从此消奸宄。

破敌同推第一功,勋名首列奏天子。

方欣丹诏渥酬庸,皇衢展足驰骋駬。

岂期功大数偏奇,未膺宠命先颓委。

将星半夜落城南,空留大树供铭诔。

我闻将军生不凡,性情爽直须眉美。

阿谀不屑学脂韦,谗谤遂教兴薏苡。

罢职常遭醉尉呵,穷居屡受庸人訾。

种菜无聊苦闭门,卖浆自给贫居市。

家徒壁立甑生尘,可怜命运真遭否。

一朝得意立功名,穷途方幸逢知己。

讵料天不假之年,功成弗获披金紫。

且闻身后剩妻孥,孤寡无依呼庚癸。

呜呼天道真梦梦,斯人困厄乃如是。

太平不听鼓鼙鸣,谁复闻声思战士。

我怀遗事聊长歌,褒扬勇烈待青史。

(0)

白龙祠祷雨有应喜作长句

阳山之溪幽且深,澄潭直下千万寻。

龙祠俯视潭之阴,彩云白雾时萧森。

神龙犹念所生处,岁鞭列缺归省姆。

回首吴民皆桑梓,喜霈甘霖溉吴土。

县官为民酬若龙,春秋祀事洁而丰。

何者肥■煽蕴隆,火旗焰焰烧天红。

江焦汤沸冯夷宫,龙兮睡醒怒气冲。

立檄九河与四渎,青虬黑蜧来趋风。

云将初列阵,雨师骤发箭。

忽虞山岳翻,乍觉乾坤战。

郊外商羊舞欲狂,垤中鹳鹤呜且翔。

古洞无劳击阴石,市廛何用燔巫尪。

九扈兴歌田畯喜,苗秀青青如栉比。

万户同欢大有年,催科幸免烦鞭棰

雨珠雨玉贺升平,祠下宜添喜雨亭。

大泽不忘功德水,年年岁岁荐芬馨。

(0)

遣仆

仕宦谁最欢,家人及奴婢。

岂惟饱暖求,亦有轻肥喜。

尔昆亦胡为,相从乃异是。

家本沧海东,生无便捷技。

从余困鞍马,亲见军中事。

南北讨乱民,防夷筑烽垒。

海氛几年靖,幸未亡一矢。

扶病治军书,中夜辄数起。

凶夷既受缚,觳觫若羊豕。

海外全境完,大吏或怒视。

时事局已成,孤臣志则已。

喘息曾未苏,盘带遂三褫。

槛车实颠沛,囚服敢言耻!

狱成幸免戍,入蜀更奉使。

冰山与雪窖,负痛入骨髓。

已觉胫无毛,数见呼庚癸。

惟尔实相从,艰难仅不死。

前后几十年,辛勤未一弛。

旦夕遭呵骂,或未免鞭棰

面无色怨嗟,背亦无訾毁。

贵贱常异交,安危不同理。

翟公门上书,今古慨同轨。

惟尔以拙诚,一意相终始。

我发已全白,尔岁未三纪。

蓬州始安居,酬赏尚有俟。

病罢我则归,豢养今已矣。

负尔非一端,患难徒相倚。

尔望本不奢,聊以劝义士。

相知有胡公,清峻善臧否。

许尔入庑下,安寘及妻子。

勉事新主人,贞勤当自矢。

长言述尔事,岁月易流驶。

百年会有尽,臣仆咸视此。

(0)

陈仲谋久令梅余数游梅命之往见

几年怀一见,曰待学粗明。

所志苦不获,相思驱此行。

安危时已系,仙佛位尤争。

公上麒麟马,鞭棰付小生。

(0)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一

来自田间,代老妇、燔柴于爨。

消受煞,残杯冷炙,馀薪烬炭。

夺得瓜壶鱼錀底,受来鞭棰风帘畔。

比杜陵、诗老灌园人,獠奴段。

鸡鹜食,低眉看、井臼利,偷闲算。

还细问,官人门第,居何里闬。

媚灶深知求福理,戛羹定少封侯愿。

盼归田、乞肉遗山妻,哗然散。

(0)

送马谣

桑乾道,滹沱野,羽箭材宫南送马。

太仆火印何权奇,瘴乡不产龙媒姿。

一行五百匹,日驰百里。农夫锉草,妇子汲水。

健儿来何方,官帖十行。鞭棰在手,戟髯怒张。

刍豆供给苦不足,猎犬鞲鹰饱馀肉。

送马者去吏索钱,农夫鬻牛妇子哭。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