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而言非常接近的事物或者人,无法明确谁更好谁更差。可以用在各种比较中,例如比赛、评选、竞争等。
- 例句
- 1. 这两个选手的实力真是伯仲之间,很难分出胜负。2. 这两个品牌的产品质量都很好,可以说是伯仲之间,很难选择。
- 基本含义
- 指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微小,难以区分谁更好谁更差。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半斤八两”、“不相上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哥哥和弟弟的成绩都很好,他们的考试分数伯仲之间。2. 初中生:这两支足球队的实力很接近,比赛结果伯仲之间。3. 高中生:这两本书的内容都非常精彩,难以判断伯仲之间。4. 大学生:这两个专业的就业前景都很好,很难说谁更好谁更差,可以说是伯仲之间。
-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两位大臣,一个叫伯阳,一个叫仲由,他们的才能和品德都非常出色,人们无法判断谁更好谁更差。于是人们用“伯仲之间”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差距极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两个兄弟站在一起,一个叫伯阳,一个叫仲由,他们的身高、年龄、相貌等方面都非常接近,无法分辨谁更好谁更差。
- 词语结构
- 成语“伯仲之间”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伯”、“仲”和“之间”。
- 词语解释
- bó zhòng zhī jiān ㄅㄛˊ ㄓㄨㄙˋ ㄓㄧ ㄐㄧㄢ
伯仲之间(伯仲之間)
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 傅毅 之於 班固 ,伯仲之间耳。” 唐 杜甫 《咏怀古迹》诗之五:“伯仲之间见 伊 吕 ,指挥若定失 萧 曹 。” 宋 刘克庄 《念奴娇·菊》词:“尝试詮次羣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报言 章士钉 将辞, 屈映光 继之,此即 浙江 有名之‘兄弟素不吃饭’人物也,与 士钉 盖伯仲之间,或且不及。”亦省作“ 伯仲间 ”。 宋 陆游 《书愤》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金史·文艺传下·赵沨》:“ 渢 之正书体兼 颜 苏 ,行书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 杨凝式 ,当处 苏 黄 伯仲间。” 清 戴名世 《自订时文全集序》:“两人皆奇余曰:‘此文章风气之所繫,其在 韩公 伯仲间乎!’”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