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挺拔常用于形容人的身材挺拔,特别是形容男性的身材挺拔,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身材高大挺拔,或者形容一个人的姿态端庄挺拔。此外,挺拔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形态挺直高大,如挺拔的松树、挺拔的高楼等。
- 例句
- 1. 他身材挺拔,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2. 那座高楼挺拔耸立在城市的中心地带。
- 反义词
弯曲、弯垂
- 基本含义
- 形容身材或物体挺直高大。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形)直立而高耸。挺拔的白杨。
(2) (形)坚强有力。
[构成]
并列式:挺+拔
[例句]
他的行书笔力挺拔。(作谓语)到处是挺拔的白杨。(作定语)
- 延伸学习
- 除了挺拔,还有一些相关的词语可以进行学习,如挺立、挺直等。可以通过比较这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进一步加深对挺拔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站得挺拔,像一棵大树。2. 初中生:她的身材挺拔,像一位模特。3. 高中生:这座高楼挺拔耸立在城市的中心。4. 大学生:他的姿态挺拔,给人一种自信和威严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挺拔这个词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人们对身材或物体形态的观察和描述而产生的。
- 英文翻译
1.(直立而高耸) tall and straigh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挺拔这个词和身材或物体的形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身材挺直高大,或者一个物体的形态挺直高耸,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挺拔 tǐngbá
(1) [tall and straight;upright]∶直立而高耸
挺拔的苍松
(2) [forceful;vigorous]∶强劲有力的
笔力挺拔
(1).直立而高耸。亦形容高超出众。 晋 木华 《海赋》:“又似地轴,挺拔而争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袁孙 已下,遂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诗:“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明 方孝孺 《王温子栗字说》:“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特立如雪霜之松栢,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
(2).刚健有力。《文物天地》1982年第1期:“《神策军碑》严峻挺拔略逊于《玄秘塔碑》,而笔法精练遒劲却胜《玄秘塔碑》一筹。”
- 近义词
特立、挺立、卓立、矗立、耸立、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