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朱墨史》:“ 绍圣 中 蔡卞 重修《神宗实録》,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輒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跡,而使新録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见矣。”
(2).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 湖 北 江陵 资福寺 刻的 无闻和尚 《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 明 末, 吴兴 闵齐伋 、 凌濛初 两家所刊诸书,盛用两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评点。
- 基本含义
- 指红色和黑色的墨水,用来比喻文字、书籍等。
- 详细解释
- 朱墨本是由朱砂和墨汁组成的书籍。朱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石,用来制作红色的墨水;墨汁是由砚台上磨出的墨,呈黑色。朱墨本是古代书籍常用的颜色,红色的朱砂代表了文章的精神内涵,黑色的墨汁代表了文字的实质内容。因此,朱墨本常常用来比喻文字、书籍等。
- 使用场景
- 朱墨本常常用于描述文字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书籍的内涵和意义。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精彩和有深度的内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本书的知识和智慧。此外,朱墨本还可以用来比喻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 故事起源
- 朱墨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朱砂和墨汁是书写的重要工具,而朱墨本则是用这两种颜色制作的书本。由于朱砂和墨汁的颜色鲜艳且对比强烈,朱墨本被视为文字的象征,也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因此,朱墨本成为了表达文字和书籍价值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例句
- 1. 这篇文章真是一部朱墨本,既有深度又有文采。2. 这本书是一部朱墨本,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朱砂的红色和墨汁的黑色与文字和书籍的内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本书的封面上涂满了红色和黑色的墨水,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字、书籍和文化传承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文以载道”、“书香门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就像一本朱墨本,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意。2. 初中生:这本历史书是一部朱墨本,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3. 高中生:这篇论文是一部朱墨本,论证了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4. 大学生:这本小说是一部朱墨本,通过故事展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