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质对的词语解释
质对的意思
拼音:zhì duì    注音:ㄓㄧˋ ㄉㄨㄟˋ
基本解释

对质;对证。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下山寨,到那里, 李山儿 ,共质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女微哂之。 珏 觉有异,质对参差。”秦腔《假金牌》第十场:“我将你带回朝去,可愿一一质对?”

英文翻译

1.verify; check

基本含义
指两个人互相质问、互相辩驳的情况。
详细解释
质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质”表示质问、质疑,而“对”表示辩驳、回答。质对的含义是指两个人互相质问、互相辩驳的情况。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辩论、争论或对答时的情景。
使用场景
质对这个成语适用于各种辩论、争论的场合。它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在争论中针锋相对,互相提出质疑和回答,以争取自己观点的胜利。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两个人在学术讨论、法庭辩论、政治辩论等场合中的争论过程。
故事起源
质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其中包括策论、质疑等环节。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质疑和回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因此,质对这个成语就是从古代科举考试中衍生出来的,用来形容考生在质疑和回答中的辩论情景。
词语结构
质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质”表示质问、质疑,而“对”表示辩驳、回答。
例句
1. 他们在会议上进行了激烈的质对,争论了整整一个下午。2. 在辩论赛中,两个队伍进行了精彩的质对,各自展示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质问”和“辩驳”这两个词语的联系来记忆质对这个成语。质问和辩驳是质对的基本含义,因此将这两个词语与质对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辩论、争论相关的成语,例如“辩论风生水起”、“争论不休”等,以扩展对辩论和争论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质对,争论了谁是最快的动物。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进行了质对,讨论了如何提高学校的环境。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质对,争论了是否应该取消手机在学校的使用。4. 大学生:在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质对,讨论了新的科研方向。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学习和理解“质对”这个成语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质对”的诗词

赋催妆

严妆应在绣闺中,似斗春芳拆晓风。

试问夭桃临碧沼,何如艳质对青铜。

(0)

和林守玉茗花韵

园名金柅多奇卉,古干灵根独异常。

耻与春花争俗艳,故将雪质对韶光。

天葩巧削昆山片,露蕊疑含建水香。

当为君侯好封植,角弓三叹誓无忘。

(0)

述怀二首·其二

昔者先端恪,实作虞廷士。

质对与神明,非邀矜恕美。

一端或自咎,中夜辄惩跽。

当时网信疏,奸猾亦衰止。

先朝忠厚统,所垂良远矣。

自是百年来,法家常继轨。

刑官岂易为,乃及末小子。

顾念同形生,安可欲之死。

苟足禁暴虐,用威非得已。

所虑稍刻深,轻重有失理。

文条岂无说,人情或不尔。

不肖常浅识,仓卒署纸尾。

恐非平生心,终坐再三起。

长揖向上官,秋风向田里。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