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把麻的词语解释
把麻的意思
拼音:bǎ má    注音:ㄅㄚˇ ㄇㄚˊ
使用场景
把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能够迅速抓住重点,有高超的技巧和能力。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能够把麻,处理问题非常得心应手。2. 这位领导把麻,对困难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基本含义
指掌握、把握事物的能力或技巧。
基本解释

唐 宋 时,封王及任免将相等重大事件,以白麻纸书写诏书。宣诏时指定专人在旁提示,称为“把麻”。《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通事舍人宣詔,旧命拾遗团(圈)句把麻者,盖謁者不知书,多失句度,故用拾遗低声摘句以助之。” 宋 庞玉英 《文昌杂录》卷一:“及 吕温 为拾遗,被唤把麻不肯去,遂成故事。拾遗不把麻自 吕 始。时 柳宗元 戏 吕 云:‘幸识一文半字,何不与他把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苏子容 诗云:‘起草才多对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盖昔时宣制,皆曼延其声,如歌咏之状。”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把麻相关的成语,例如“把握大局”、“掌握要领”等,进一步提升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和洞察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中把麻,很快找到了解题的方法。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把麻,迅速找到了对手的弱点并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我觉得理解课文的关键是把麻,找到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4. 大学生:他在团队项目中把麻,分析了市场需求并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故事起源
把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个小孩在田里玩耍,突然看到一群麻雀在田间忙碌地觅食。这个小孩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决定仔细观察这些麻雀在田间忙碌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麻雀们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觅食,而其他地方则没有食物。于是,他抓住了麻雀们觅食的关键,也就是“把麻”,从而得到了丰富的食物。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抓住关键点”这个意象来记忆把麻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那个小孩,通过观察和分析,成功抓住了麻雀在田间觅食的关键,从而得到了食物。
词语结构
主体部分是“把麻”,表示把握事物的能力。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把麻这个成语中的“把”是指掌握、把握的意思,“麻”是指麻雀。麻雀是一种小鸟,而把麻则是比喻掌握小事物的能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关键点。
(0)
诗文中出现“把麻”的诗词

次韵子瞻锁院赐酒烛

暮召从容对浴堂,归来院吏写宣忙。

郢醪独赐尊常满,龙烛初然泪有香。

起草才多封卷速,把麻人众引声长。

百官班里听恩制,争诵雄文出未央。

(0)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七

把麻宣读趁朝参,百辟争传两相衔。

便觉太平元有象,肯教梦卜羡商岩。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