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违迕的词语解释
违迕的意思
拼音:wéi wǔ    注音:ㄨㄟˊ ㄨˇ
基本解释

违背;抵触。 汉 祢衡 《鹦鹉赋》:“寧顺从以远害,不违迕以丧生。”《北齐书·高昂传》:“招聚剑客,家资倾尽,乡閭畏之,无敢违迕。” 唐 杜甫 《雨》诗:“尫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小仓山房尺牍笺注》:“且书题音注,而第二行曰 山阴 胡光斗 又庐 笺释,自相违迕。”

基本含义
违背,违反。
详细解释
违迕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违背、违反。形容做事违背常理、违背道义。
使用场景
违迕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违背常理或道义,不合乎正常的行为准则。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不合适、不合理。
故事起源
违迕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官员,他有一次在朝会上与其他官员争论时,用了一些违背常理的言辞,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后来,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违背常理的言行。
词语结构
违迕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行为违迕了公共道德的底线。2. 这个决定完全违迕了常理,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违迕的发音与违背这个词的发音进行联想,它们的意思也相似。同时,可以通过构造一些违背常理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道德、行为准则相关的成语,如违背常理、违法乱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违迕了老师的规定,被批评了。2. 初中生:他的言论违迕了社会公德,引起了很多争议。3. 高中生:政府的决策违迕了民众的利益,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4. 大学生:他的行为完全违迕了道德底线,受到了严厉的谴责。
(0)
诗文中出现“违迕”的诗词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

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

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

拘闷出门游,旷绝经目趣。

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

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

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

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

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

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

虺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

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

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

(0)

张节妇辞

妾本清河女,嫁作汝南妇。

舅姑性严察,孝养无违迕

良人从吏弄刀笔,一朝犯法隶军伍。

军逃之罪不容述,妻孥连捕心独苦。

夫因抱病死囹圄,妾欲将夫死无所。

虹河之水通淮浦,妾身一死能自许。

六日浮尸波上来,相逢若与精灵语。

生死同居复同处,愿魂化作双飞羽。

岁岁春风返乡土,月明啼上新阡树。

(0)

地理师

洛卜鉴瀍涧,虚望知以楚。

地术有由来,世好则往古。

之子悉心久,自视曾杨似。

登临启顾瞻,富贵随许与。

山水若呈秀,目力无违迕

苟有祸福存,愿言无妄取。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