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勤谨合作。《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禕 协恭刊裁。”《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
- 基本含义
- 和谐友好,互相尊重。
- 详细解释
- 协恭是由“协”和“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协”表示和谐、协调,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恭”表示恭敬、尊重,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协恭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关系。
- 使用场景
- 协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互相尊重的场景。可以用于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同事之间的合作,朋友之间的友谊等。
- 故事起源
- 协恭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中,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中提到了“协恭”。孟子说:“君子之协恭也,小人之协恭也。君子之协恭也,天下之协恭也。”意思是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应该互相协调、互相尊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协恭是一种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协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2. 在这个团队里,大家都很协恭,没有争吵和冲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协恭”与“和谐友好,互相尊重”这些关键词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通过造句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友好、和谐相关的成语,例如“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里的同学一直很协恭,大家都愿意互相帮助。2. 初中生:我觉得与同学之间保持协恭的关系很重要,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友谊。3. 高中生:在班级里,我们要学会协恭相处,不仅仅是为了和谐的班级氛围,也是为了将来社会的发展。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与同学之间保持协恭的关系是建立友谊和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