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承意的词语解释
承意的意思
拼音:chéng yì    注音:ㄔㄥˊ ㄧˋ
基本解释

秉承意旨;逢迎。《庄子·外物》:“彼教不学,承意不彼。” 成玄英 疏:“禀承教意以导性,而真道素圆,不彼教也。”《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寧令从諛承意陷主於不义乎?”《陈书·始兴王叔陵传》:“ 叔陵 治在 东府 ,事务多关治省阁,执事之司,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 明 孔迩 《元蕉馆纪谈》:“伪将征伐必使之遍求奇寳,故善承意者,甚至发塚行劫。”

基本含义
接受并满足他人的意愿或要求。
详细解释
承意是指接受他人的意愿或要求,并主动满足对方的期望。这个成语强调了主动承担责任,并愿意为他人付出努力。
使用场景
承意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愿意接受别人的请求,并尽力满足对方的期望。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人际关系融洽,互相帮助的情况下。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平津侯主父列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主动向晋国借兵,帮助晋国抵御外敌。这个故事中的主父列就是一个典型的承意者,他不仅接受了晋国的请求,还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词语结构
主语+承意
例句
1. 他总是愿意承意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2. 她很懂得承意,每次有人有困难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承意”拆分为“承”和“意”,“承”表示接受,愿意,而“意”则表示意愿,要求。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可以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心甘情愿”、“乐于助人”等来扩展对“承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帮忙清理教室,我很承意。2. 初中生:我愿意承意帮助同学解答数学题。3. 高中生:他总是主动承意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4. 大学生:我愿意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承意”的诗词

团扇歌

手中白团扇,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娇香承意发。

(0)

投杼词

孝为百行本,至性由天资。

曾参善事母,母氏贤且慈。

馨膳以馈进,承意唯欢怡。

高堂既自乐,纤室闲鸣机。

飞语忽来告,明识潜深思。

盖念事吾孝,安得杀人为。

亟闻宁不信,投杼遂生疑。

用知君臣际,反以交朋推。

道德难结固,恩情有合离。

毁誉苟不入,谗间无以施。

景慕魏文侯,满箧留谤词。

乐羊在山中,委遇终不衰。

(0)

咏古十六首·其九

三圣赞拔茅,拔茅有连茹。

四始咏鸣鹿,鸣鹿啸其类。

性理傥可赏,微物在所贵。

矧伊人伦秀,德輶自勤致。

昔在世宗时,炎刘正昌炽。

蒲轮聘枚叟,异人始麇至。

郑生何慷慨,称荐天下士。

嘉言美且闲,咀之有馀味。

当朝尚趋和,浮沈在承意

囊括未足多,似忝司农位。

独以推毂贤,千秋仰高义。

周公亲吐握,事与田窦异。

如何大将军,碌碌无所誉。

功业虽可名,风流固多愧。

(0)

赠孙徵君奇逢

海内人师少,中原世运屯。

微言垂旧学,懿德本先民。

早岁多良友,同时尽诤臣。

苍黄悲诏狱,慷慨急交亲。

党锢时方解,儒林气始申。

明廷来尺一,空谷贲蒲轮。

未改幽栖志,聊存不辱身。

名高悬白日,道大屈黄巾。

卫国容尼父,燕山住子春。

门人持笈满,郡守式庐频。

竹柏心弥劲,陶镕化益醇。

登年几上寿,乐道即长贫。

尚有传经日,非无拜老辰。

伏生终入汉,绮里只辞秦。

自愧材能劣,深承意谊真。

惟应从卜筑,长与讲堂邻。

(0)

次韵知府王仲行尚书鹿鸣燕古风

昔人重远行,供帐饯出祖。

矧今燕嘉宾,宜有赠行语。

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联翩二百言,字字劝稽古。

戒之书鱼蠹,勉以云鹏举。

作霖要实用,洗兵嫌不武。

诸生承意气,脱迹蜕农圃。

明年一声雷,幽蛰起平楚。

班行入鹓鹭,榜贴缀龙虎。

回头谢府公,公言非漫与。

府公亦庙廊,来莅琼林俎。

千载吴趋行,愁绝白纻舞。

我闻有此作,病卧嗟未睹。

今晨梅驿动,副墨到衡宇。

调高瑟音希,芒寒剑光吐。

谁云鹿鸣废,正赖广微补。

当年群玉会,方贺肃飙羽。

倡酬久寂寞,邂逅相劳苦。

世故万浮云,交情一旧雨。

谁当将诗坛,君实东道主。

(0)

赐淳亲王

满树繁花应候荣,蟠根奕叶托瑶京。

试看花萼相承意,更听埙篪迭和声。

带砺永存苗裔业,豆笾有践弟昆情。

天朝屏翰家庭事,莫负皇心眷顾诚。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