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yì fèn tián yīng ㄧˋ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义愤填膺(義憤填膺)
◎ 义愤填膺 yìfèn-tiányīng
[be filled with moral indignation]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也作“义愤填胸”
- 基本含义
- 形容愤怒之情激动到极点。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不道德行为的强烈愤怒之情。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对社会不公、伤天害理的事情感到愤怒,也可以用来形容大众对违背公理的事件感到愤慨。
- 故事起源
- 《汉书·孔光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光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忠臣,他曾经因为对不公正行为的义愤填膺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变故。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形容对不公正行为的强烈愤怒之情。
- 词语结构
- 义愤填膺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义愤”和“填膺”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地大声痛斥了那些不公正的行为。2. 在面对社会不公时,我们应该义愤填膺,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义愤填膺的发音联想为“一分天涯,一分尘土”,表示心中愤怒激动到了天涯尽头,尘土皆扬的程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报纸文章、小说等来加深对义愤填膺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遭受不公正对待时,我们要义愤填膺地为老师争取公平。2. 初中生:看到那些虐待动物的人,我感到义愤填膺,决心要保护动物权益。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令人义愤填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改革中去。4. 大学生:对于腐败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义愤填膺,要求公正执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