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孤衾的词语解释
孤衾的意思
拼音:gū qīn    注音:ㄍㄨ ㄑㄧㄣ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夫妻关系疏远、冷淡或分居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其他关系疏远、孤单寂寞的场景。
例句
1. 他们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孤衾一样冷淡无情。2. 分居多年后,他们成了孤衾,再也没有共同的生活。
基本含义
指孤单寂寞的床席,比喻夫妻分离或感情疏远。
基本解释

一床被子。常喻独宿。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孤衾引思绪,独枕愴忧端。” 宋 苏轼 《次韵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宋 陆游 《社前一夕未昏辄寝中夜乃得寐》诗:“祠事当行惧不任,未昏强卧拥孤衾。” 明 洪瀛 《乌夜啼》诗:“乌啼无声霜月泣,一夜孤衾泪如织。”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和夫妻关系,以及其他与感情疏远相关的成语,如“冰释前嫌”、“如胶似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感觉他们变成了孤衾。2. 初中生:他们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像孤衾一样冷漠无情。3. 高中生:她们从小就是好朋友,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孤衾,再也没有交流。
故事起源
成语“孤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姻制度。在古代,夫妻之间的感情是重要的家庭基础,而夫妻之间的感情疏远或分离则被视为不幸或不和谐的婚姻。因此,人们用“孤衾”来形容夫妻感情疏远的情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孤衾”。可以想象一个孤单寂寞的床席,上面只有一张冷冷清清的被子,表示夫妻关系疏远。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孤衾”源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之茂,抽条濯萌。岂无他人?终究自我。孤竹寡人。”其中,“孤竹寡人”意为孤单的竹子寂寞地独自生长。后来,人们将“孤竹寡人”引申为夫妻分离或感情疏远的象征,形成了成语“孤衾”。
(0)
诗文中出现“孤衾”的诗词

西江月

松舍清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

未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

强将津液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甚。

(0)

玉楼春

晓窗寂寂惊相遇。欲把芳心深意诉。

低眉剑翠不胜春,娇转樱唇红半吐。

匆匆已约欢娱处。可恨无情连夜雨。

孤衾冷不成眠,挑尽残灯天未曙。

(0)

次韵前篇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馀年似酒那禁泻。

忆昔扁舟溯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少年幸苦真食蓼,老境安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

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0)

一丛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0)

诉衷情·其二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0)

捣衣诗·其一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